秦始皇是个好皇帝(三)碑刻金石文
2024-06-10 | 来源:
作者:
秦始皇是个好皇帝(三)五次巡游碑刻金石文
如史学家梁启超:“天下趋于统一势也,不统一秦而统于他国,而统一愈于纷争,则明甚也,天将假于秦一开汉以后之局,夫谁能御之。” 近代学者易中天说:“史书记载的所谓历史,无非是过去的新闻,媒体报导的所谓新闻,则完全可能是将来的历史。” 历史学家顾颉刚认为:“我们见到的古代历史,经过历代不断的改造重写,历朝历代都添加了自己的东西 ,要了解真实的古代历史,就必须清理历史的添加,复原古代的真相。” 历史学家郭沬若说:“有些民间传说故事和碑刻铭文和现化文物要比历史记载真实的多。” 鲁迅说:“秦始皇烧过书,烧书是为了统一思想。但他没有烧农书和医书。 梁启超:“秦始皇宁为中国之雄,求诸世界,见亦罕矣。其武功焜耀众所共知,不必论,其政治措施,多有皋罕百代之楷。” 秦始皇咸阳宫廷议,经纬天地,掌握乾坤,大略雄才,灭六暴强,兼并中国,丰功伟业,万民咸服,四海升平……。仆射周青臣斟酌一杯御酒,恭恭敬敬地捧着,走到秦始皇宴前致颂词:“昔我秦国版图不过千里,且偏居一隅,局促难居,自陛下亲政以来,神灵明圣,征灭六国,平定海内,放遂蛮夷,日月照光之处,莫不宾服,更废诸侯分封,政设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伟业丰功,当传之万世,即上古三皇五帝,亦不及陛下之圣德……”
有臣提出让秦始皇到全国各地走一走,秦始皇非常高兴,他也想了解各郡县新的政第法令实施后的政绩情况,也想看一看统一后自己的臣民,到底对自己有什么反映,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有关情况,朝廷派出去的官员道底好不好,这都要由老百姓说了算,好的就晋升奖励,不好的撤职查办,于是他召集文武公卿博士,征求意见进行廷议,立即得到大家一致拥护,博士们争先恐后参奏:“圣主上承天命,君临天下,下孚民望,四海升平,今即时至势功成,巡视宇内,当首遵五帝之遗范,竭泰山之封禅,诏告天下。”秦始皇非常高兴的笑着说:“朕所以能巡视天下者,借以照示天意,广布君恩,五帝邦垂典范,寡人自当谨遵,至于仪仗,典礼诸事,即委奉常与博士等拟议,筹措,择圣而行。”
秦始皇此举,“一是为了诏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树立的威望。二是借以刻石铭文,宣传仁智礼仪,为国为民之政绩。三是看一看以法治国的政绩及各地实施的具体情况。四是看一看边界防务的建设巩固情况。五是自己到祖国各地看一看大好河山。六是感召统一后的黔民对自己怎样尊宠和爱待。” 秦灭六国,统一中国,才使华夏民族三皇五帝的中原,泽沛四海之内,才成为真正的中国,从此汉以后的中国才得到世界的承任,王昭君嫁西域的出土铜镜“背去中国是胡人,兵革不用中国安,”就证明了这一点。
秦始皇巡游的目的,上边六句说的很清楚,看一看祖国的大好河山,看一看各地的老百姓对自己的看法,看一看郡县制各地官员是否任职,看一看统一后的中国的变化,还有那些不足,看一看各国的复避势力是否存在,看一看边防是否牢固,总之,他真正要想到中华民族的统一团结,是大秦帝国存在的根本……。 苐一次巡游,循泾河至泾川平凉过崆峒山拜广成子,折上禄鸡头山过岐州经雍县回咸阳。受到数以万千百姓的敲锣打鼓欢迎,真正感到老百姓对自己的忠心和拥护爱戴,欢呼声,万岁声万岁不止,他感到无上的光荣和幸福。正好这此巡游被泗水亭的刘邦看见,赞叹不己:“大丈夫当如此唉!”
第二次巡游,由华县出潼关至洛阳至济宁坐羊车上邹峄山,留下峄山碑刻金石文:皇帝立国,维初在昔,嗣世称王。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戌臣奉诏,经时不久,灭六暴强。廿有六年,上存高号,孝道显明。即献泰成,乃降专惠,亲巡远方。方登峄山,群臣从者,咸思攸长。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战功日作,血流于野,自泰古始。世无万数,陀及五帝,莫能禁止。乃今皇帝,壹家天下,兵不复起。灾害灭除,黔首康定,利泽长久。群臣诵略,刻此乐石,以著经记。”
秦始皇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始皇东巡郡县,召集齐、鲁的儒生博士七十余人到泰山下,商议封禅(封禅shan:在泰山上筑土为坛,报天之功,称封;在泰山下的梁父山上辟场祭地,报地之德,称禅。)的典礼。儒生们的议论各不相同,难于施行。于是斥退儒生,礼封泰山、禅梁父,刻石颂秦德。 秦始皇泰山,碑刻封禅金石文: “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从臣思迹,本原事业,只诵功德。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大义休明,垂于后世,顺承勿革。皇帝躬圣,既平天下,不懈于治。夙兴夜寐,建设长利,专隆教诲。训经宣达,远近毕理,咸承圣志,贵贱分明,男女礼顺,慎遵职事。昭融内外,靡不清净,施于后嗣。化及无穷,遵奉遗诏,永承重戒。”
秦始皇琅邪碑刻金石文: “维廿八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万物之记,以明大事,合同父子。圣智仁义,显白道理,东抚东土。以省卒士,事己大毕,乃临于海。皇帝之功,勤劳夲事,上农除未。黔富是富,普天之下,抟心揖志。器械一量,同书文字。日月所照,舟舆所载。皆终其命,莫不得意。应时动事,是维皇帝。匡饬异俗,陵水经地。忧恤黔首,朝夕不懈。除疑定法,咸知所辟。方伯分职,诸治经易。举错必当,莫不如画。皇帝之明,临察四方。尊卑贵贱,不逾此行。奷邪不容,皆务贞良。细大尽力,莫敢怠荒。远迩避隐,专务肃庄。端直敦忠,事业有常。皇帝之德,存定四极。诛乱除害,兴利致富。节事以时,诸产繁殖。黔首安宁,不用丘戈。六亲相保,终无寇贼。驩欣奉教,尽知法式。六合之内,皇帝之上。西涉流砂,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功盖五帝,泽及牛马。莫不受德,各安其宁。维秦王兼并天下,立名为皇帝,乃抚东土,至于琅琊。列侯武城侯王离,列侯通武王賁,列侯建越侯赵亥,伦侯昌武侯成,伦侯信侯冯毋泽,丞相隗林,丞相王馆,卿李斯,卿王戊,五大夫赵婴,五大夫杨缪,从与于海上。:古之帝者,地不过千里,诸侯各守其封城,或朝或否,相侵暴乱,残伐不止。犹刻金石,以自为纪。古之五帝三王,知教不同,法度不明,假威鬼神,以欺远方,实不称名。故不长久,其身未殁,诸侯倍叛,法令不行,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昭明宗庙,体道行德,尊号大成。群臣相与诵皇帝功德,刻于金石,以为表经。”
秦始皇第四次巡游,循晋燕魏赵经安阳,邯郸东抵山海关,碣石,山海关,后至榆林,扶施回到咸阳。碣石写了碑刻金石文: “遂兴师旅,诛戮无道,为逆灭息。武殄暴逆,文复无罪,庶心咸服。惠论功劳,赏及牛马,恩肥上域。皇帝奋威,德平诸侯,初一泰平。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地势即定,黎庶无繇,天下咸抚。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绪。惠被诸产,久并来田,莫不安所。群臣诵烈,请此刻石,垂著仪矩。” 秦始皇之罘碑刻金石文: “维二十九年,时在中春,阳和方起,始皇东游,巡登之罘,临照于海。从臣嘉观,原念休烈,追捕夲始。大圣作治,建定法度,显著纲纪。外教诸侯,光施文惠,明以义理。六国回避,贪戾无厌,虐杀不已。皇帝哀众,遂发讨师,奋扬武德。义诛信行,威焷旁达,莫不臣服。烹灭强暴,振救黔首,周定四极。普施明法,经纬天下,永为仪则。其大哀哉!宇县之中,承顺圣意,群臣诵功,请刻于石,表垂于常式,其东观曰:维二十九年,皇帝春游,览者东方,逮于海隅,遂登之罘,昭临朝阳 。观望广丽,从臣咸念,原道至明。圣法初兴,清理疆内,外诛暴.强。武威旁畅,振动四极,禽灭六王。阐并天下,灾害绝息,永偃戌兵 。皇帝明德,经理宇内,视听不怠。作立大义,昭设备器,咸有章旗。职臣遵分,各知所行,事无嫌疑。黔首改化,远弥同度,临古绝尤。常职即定,后嗣循业,长承圣治。群臣嘉德,祇诵圣列,请到之罘。” 秦始皇会稽碑刻金石文: “皇帝休烈,平一宇内,德惠修长。三十有七年,周览远方。遂登会稽,宣省习俗,黔首斋庄。群臣诵功,本原事迹,追首高明。秦圣临国,始皇刑名,显陈旧彰。初平法式,审别职任,以立恒常。六王专倍,贪戾慠猛,率众自强。暴虐恣行,负力而骄,数动甲兵。阴通间使,以事合众,行为辟方。内䤭诈谋,外来侵边,遂起祸殃。义威诛之,殄熄暴悖,乱贼灭亡。圣德广密,六合之中,被泽无疆。皇帝并宇,兼听万事,远近毕清。运理群物,考验事实,名载其名。贵贱并通,善否陈前,靡有隐情。饰省宣义,有子而嫁,倍死不贞。防隔内外,禁止淫泆,男女洁诚。夫为寄猳,杀之无罪,男秉义程。妻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大治濯俗,天下承风,蒙被休经。皆遵度轨,
和安敦勉,莫不顺令。黔首修洁,人乐同则,嘉保太平。后敬奉法,常治无极,舆舟不倾。从臣诵烈,请刻此石,光垂休铭。”
秦始皇良常山碑刻金石文: “始皇圣德,平章山河,巡狩之乐,莫过山海。自今以往,良为常矣。大呜大鼓,打击大钟,万声其唱,洞骇山泽,赞乐吉兆,大小咸喜。” 秦始皇五次巡游宣耀。扫灭群雄中国一统,天下大公,华夏一家,泽沛四海,东至东海,西至大夏,南至户梁,北至流沙,千古一帝,万世传颂。
总结诗赋: 五次巡游,彰显益章,诏告天下, 盛世辉煌。华夏古国,万世吉祥。 后裔族兴,姬姜炎黄。五帝三王, 夏商周良。假威鬼神,禅让愚蠢。 奴隶分封,强欺弱藏。法度不明, 知教慌汤。诸侯倍叛,国败家亡。 连年征战,百姓遭殃。民盼统一, 华夏族強。秦王赢政,争做头羊。 文明战争,灭六暴狼。桭动四极, 泽海四洋。皇帝立国,业绩辉煌。 制定法度,显著纲常。以法治世, 武威旁畅。奋扬武力,义诛信行。 统度量衡,文字书章。全民学法, 郡县职狂。堕坏城郭,决通川防。 外教诸侯,内筑疆墙。长城伟峨, 中华脊梁。黎庶黔民,咸抚仓桑。 禁止淫乱,贞操廉徜。奷邪不容, 皆务贞彷。兴错必当,临察禍吭。 诛乱除害,兴利富攘。男女其畴, 女修业坊。男女洁诚,义妻品酿。 事各有续,孝敬爹娘。经纬天下, 仪则莫妄。咸有章旗,嘉德宫房。 赏罚分明,善否陈详。宣有习俗, 斋庄凤凰。审职凭任,立纲律量。 六亲相保,盗贼难张。盗不拾遗, 夜不闭窗。天下太平,幸福安康。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