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毕程周陵古史考辨

2024-04-20 | 来源:本网 作者:赵志愿
  《礼记》据传是孔子弟子共撰写,由西汉戴圣编巽成书。是由中国古代典章制度选出,主要记载先秦儒家的哲学理论,其中政治思想,教育制度,处世之道,生活规范等等,涉及社会生活的各种影响,对后世有重要的影响,对夏商周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礼仪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如《礼记,檀了下》:“古葬之礼”“埋葬在国都北方,是夏商周三代通行的葬礼。”
  如《礼记,礼运》:“南方是阳,北方是阴的遵从习惯”。“所以死者埋葬时都是头朝北,南方是阳以居,以南为遵,这都是遵从的习惯"。
  如《先秦史》:“贵族以中田不安,而求于高燥之处,葬于高处,以避狐狸之患,水泉之湿,于是葬地距所据渐近,而有所谓丘封之度与树,以人为丘陵者矣。”“古之葬者,厚衣以薪,藏之中野不树不封。盖古所以不树不封者,正是为埋葬地距居住地甚近耳不得误别也”。
  如《礼记》《孟子尚贤书》“死徒不出乡的《古葬之制度》”,“是指古代人死后是不能离开死人居住地方,外边死的人,也不能回乡”。“死徒不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刻,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暖。”“就是说老死埋葬或搬迁,也不离夲乡夲土,同一井田的各家,平日出入,相互友爱,守土嘹望,防御外贼,互相帮助,一有疾病,互想照顾,那么百姓就彼此相爱和睦了。”
  如《礼记》“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骨肉死于下,阴力野土,其气发扬于上,为照明丧葬之礼节,皆整顿于周。由贵贱亲疏,而有种种差别。其用情之厚,世界所未见也。因公之制,节目详备,哭泣僻踊皆有法”。
  古葬之规:“掌公墓之地,辫其非域,而之为国。"“冢人主管王的墓地,辩别坟墓陵园的方位,并画成图。先王墓安葬陵园正中,按辈分以此排列在走前左右两边”。“凡在京的子孙诸侯墓安排在王墓左右前方,名曰挂穴。在京的上卿,大夫,士的墓都安排在墓的后边,各自安排辈份”。
  按照中国考古工作者挖掘得出的结论,“夏商周及春秋战国,赵,齐,郑,楚,燕,蔡,宋,中山,鲜虞等国,王侯贵族的墓葬陵园遗址,都在国都西北方位,均于宫殿相邻,陵墓即无封土又无树木,也无其它标志。”
  如《孟子,离娄下》“文王生于岐周,卒于毕郢,西夷人也”。如《周书,和寤》“文王虽作丰邑,而卒于毕程,葬于毕”。“武王图商仍在鲜原,盖丰为新都,营建初就,尚未定居故尔。"如《吕览具备》“武王尚穷于毕郢矣”,如《吕氏春秋》“则武王也尚居郢”,則说明周文王是死于毕程毕郢王宫。按照《古葬之制度》“死徒不出乡的古葬制度,周文王死于毕程毕郢王宫,是不能葬埋在别的地方的,就只能埋葬在毕程毕郢国都的西北部方位。”《汉书》载:“西汉孝文初,吴太子傅被皇太子杀死,遣其归葬吴地,遭到吴王愠的拒绝,复遣长安葬之事”。“死徒不出乡的祖制到现在仍然存在,死到外边的人是不能回乡安葬的”。如周文王父亲王季被杀害,按照死徒不出乡的古葬之制,就不能埋葬在毕郢,而只能埋在户县楚山。
  按照《礼记,王制》丧祭规定:“天子死后七天,灵柩移之嫔宫,七月以后才能下葬。葬前要朝祖庙,这是顺从死者,出必告的孝子之心……灵柩仍然放在寝宫里”。如《史记,周夲记》载:“文王受命七年崩,九年武王祭于毕”。如巜史记,周夲记》载:“武王十月崩,至成王十二月葬毕”。“苐二年夏六月葬武王于毕从文王”。就是说灵柩放在毕郢寝宫,在祖庙举行守孝,祭礼及告别仪式,苐二年才葬于毕郢国都的西北部方位的王陵里,这就是三年葬期,顺从死者,出必告的孝子之心的周朝丧祭规定。
  按照《古代古葬之礼》“埋葬在古都北方,头朝北是三代(夏商周)的通行葬礼。"“按照中国考古工作者挖掘,夏商周及春秋战国等埋葬墓葬遗址的结论,周文王就应当埋在国都毕郢的北边或西北方位”。这也符合“北方是阴,南方是阳的《古葬遵从习惯》”。更符合《古葬之法》“贵族则以中田不安,而求高燥之处,以避狐狸之侵,水泉之湿。厚衣从新,藏之中野,不树不封的《古葬之法》”。如《资治通鉴》“唐纪二十载:古之葬者皆于国都之北,兆域有常处是不择地也”。也就是说,“葬在国都之北,是不能选择的兆域”。说明周文王陵园的位置就在西周毕程毕郢国都的西北方位的祖庙祠附近。更符合《礼记》“埋葬在国都北方,头朝北,是夏商周三代通行的葬礼”。
  按照古葬之遵。如《礼记,春官案伯》“苐三曰:冢人主菅王的墓地,辨别坟墓陵园的方位,并画成图。先王墓安置陵园正中,按照穆辈分依次排在王墓左右两边。凡是先王的子孙在京内诸侯的墓都埋在王墓前方为挂穴。在王朝为卿,大夫,士第的墓都排在后边,各自按照他们的辈分族数排列”。夲应王季因在西周王陵之中,因王季因崇伯虎陷害被商所杀,但王季被文丁所杀害地不在毕程毕郢国都,按照《古葬之法》,死徒不出乡。他的灵柩不能返回毕程,因此商王将他埋在杀害地崇国楚山(户县)之地。因此毕程毕郢国都之王就是周文王,以西周陵园之中心,武王在后,成康在前,周公太公在左右两边,这才有了周文王背子抱孙之说,这才形成一个完正的西周王陵按图就班,不得差错。
  如《礼记,大传》曰:“灭纣之后,武王退了下来,燔祭以告天,陈祭以告社,行中主于牧野之馆室,然后率领诸侯捧着祭品,勿勿忙忙回去祭告祖庙,武王尊古公亶父,季历,西伯昌为天子,以免诸侯的卑号临天子之遵。”所以史载:“周武王死后,葬于毕从文王,成王,康王,共工,宣王及毕公八士皆葬于毕,为夲王挂穴,形成一个孝字。”
  公元前1021年周成王葬于文武陵前,献殿三架,大门一座,占地八十亩。
  公元前1008年,周康王卒,从文武成王于周陵。
  如《刘向传》“文武周公葬于毕。"注:“毕地名在咸阳北,周文武均葬于此。”汉代诗词《汉乐府》诗(平陵东)“平陵东,松柏祠。就指平陵邑东有松柏祠,”这就应是西周的祠堂或庙宇。这里有可能就是汉代修的西周陵园的周朝文武成康及太公周公共王和宣王的陵墓。
  公元前48年,汉元帝初,奉承周休侯,缮治陵寝,这才有了西周陵园。
  公元前26年,东汉光武帝建武三年,封姬观卫居咸阳奉文武周公祠。
  公元266年泰始二年,司马炎封周文王45代孙姬观为嗣圣公,年祭周王陵祭祖。
  公元387年,如《魏书,地形志》:“北魏前己建有供祭礼用的周文王祠。魏文帝初,不但大规模建造陵园,同时恢复陵寝制度,并在石安(咸阳)和长安分别建祠祭文武王。”
  公元557年至581年,只有24年。北周宇文护扶持宇文觉登基建都长安孝帝建立北周,其后借西周王陵之风水,先后明帝宇文毓,武帝宇文邕,宣帝宇文赟五位皇帝埋葬于西周王陵之北挂穴。
  公元695年,如《资治通鉴》:“天授六年六月,武则天追遵周文王为始祖文皇帝,太姒氏曰文定皇后,文王少子武王曰祖康皇帝,姬姜氏为康惠皇后。并将自己母亲按《周书》昭穆辈分依次排列在西周王陵下首为义陵,名曰挂穴。”
  公元696年九月甲子,太后武则天命始祖墓文王陵为德陵,容祖墓武王陵为乔陵,明义陵武则天母陵为顺陵,并将父灵移此。
  公元748年,唐玄宗天宝七年,正式立庙配文王,召公配武王。
  元961年,“宋太祖二年诏……其周文王庙宣有司,准三年享,岁仲春日行草。今造祭器送之陵侧,并由朝迋出资,封植陵园,新修庙宇,建筑由公输匠石规其图画以承左。轺車载驰,揆程鸠工,亦曰而就。建成后庙貌,庙宇巍巍,丹楹赤墀,瑶轩藻井,金阶宝彻,回廊环圆,雕薨对飞,朱栏崎疏,交错共辉。"“并将周人后代陵昭王姓改为赵姓。”
  公元967年,宋太祖乾德五年祭周王陵。
  公元968年,开宝六年,祭文武成康周陵庙立碑。并在渭水驿建周四王庙。这才有了《先有四王庙,后有咸阳城》。
  元朝忽必烈立法,咸阳祭周陵,汉陵,唐陵,户县祭王季墓……。
  公元1370年,明洪武三年,朝迋派人对屡次战乱盗掘的周文王周武天陵寝进行填补,损折的陵庙进行修理,每陵没陵户五人守规,并追官祭历祭帝王陵。
  公元1371年,明洪武四年,修咸阳城时,明太祖朱元璋派使祭周陵,又重修四王庙十月峻工,诏令咸阳春秋两祭周陵。并规定献牲口,帛件数并要求刻碑石记之。1675年,清康熙十四年册立太子派专使祭周陵。公元1676年康熙加封太皇太后,派专使祭周陵。
  公元1718年,康熙五十七岁孝慈惠太后派专人祭周陵。
  公元1727年,雍政登基,派专使祭周陵。
  公元1735年,乾隆登基10月11日派专使祭周陵。
  公元1736年乾隆元年,派专使祭周陵。
  公元1936年,西安事变前蒋介石,宋美龄,张学良,邵子立等人周陵拜祭。
  西周王陵的碑文石刻:
  (1)太史公曰:诗(经)人道西伯,以受命年称王而断虞芮,年武王伐殷。
  (2)唐梁肃碑文石刻(西伯受命称王议)。
  (3)唐孙郃碑文石刻。
  (4)宋卢多逊碑文石刻:宋太祖敕修周武王庙。
  (5)宋黄逊淳碑文石刻:宋太祖敕修周康王庙序。
  (6)宋程颢理学大师碑文石刻:姬宗世谱序。
  (7)明孔天胤(印)碑文石刻:修周文武周公太公墓碑铭。
  (8)明唐龙碑文石刻:周文武成康四王庙记。
  (9)清爱新觉罗丶玄烨碑文石刻:
  西巡祭告周文王陵。
  (10)赵恒祚碑文石刻:重修太公钓鱼台记。
  (11)唐高郢碑文石刻:姜嫄公刘庙碑。
  (12)明唐崎碑文石刻:周太王祠记。
  从上历朝历代祭祀周陵的碑石和历史记载证实,先有周祖祠庙堂,汉元帝以后再有了陵园墓冢,这已得到周秦汉北魏和隋唐宋元明清朝迋的认可,每年都派专人祭祀修缮己成为共识,虽然有人说不是真周陵,那谁能证明真正周陵在那里,真正周陵按夏商周三代《古葬之法》《古葬之制》《古葬之礼》《古葬之规》《古葬惯例》都证明周陵在毕程京都西北方位,这是必然的结果。周秦汉以后名代祭祀现周陵己成为惯例,在真正周陵未发掘前,我们也不能数典忘祖,我们祭祀周陵就当祭祀周祖庙一样继续下去,这近二千多年的祭祀活动,己成为祖制,完成我们对祖先的哀思和悼念吧!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