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里的老师》三 说了也没用

2024-03-11 | 来源:心乡小札 作者:孙淑娟
       一位妈妈问我:“孩子每天放了学就盯着电脑,线上游戏打到天昏地暗,讲也不听,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我问妈妈:“没有限定他打游戏的时间吗?”(我在问她家庭规则如何被建立的?)
  妈妈苦笑说:“有啊,说了也没用。”
  “说了也没用”这是教育议题里面我最常被提问的课题。无论是老师还是父母都有这样的困惑。我经常使用演练的方式代替标准答案式的回答,大人通常一演练即知问题所在。为何他们“说了也没用”,这部分牵涉到大人的应对姿态。
  在思索规则与应对姿态之外,我更好奇他们的家庭文化如何,尤其是家庭的主文化。我猜测他们家中的主文化就是看电视。试想这样的画面:晚餐之后的家庭时间,全家人一起看电视。
  我问这位妈妈:“平常家人的休闲活动都以看电视打发时间吗?”妈妈点点头。
  当孩子日渐长大,需要读书写功课,大人不准他们看电视,孩子们会如何发展自己的生活脉络?
  这个被推入房间读书的孩子,假设能在学校得到好成绩,也许能从家庭的电视文化中走入努力读书的世界。但是这样的比例比较少,若是家中缺乏其他良好的文化支撑,即使在学校成绩出色,仍容易被其他青少年的次文化涵盖生活。比如电玩、电脑、漫画或轻小说。而大多数的孩子一旦被推入房间,时间往往被次文化占据,次文化甚至凌驾于主文化之上,成为孩子们家庭生活的重心。
  如此一来,孩子除了打游戏与看电视之外,没有任何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又没有深刻的对话,孩子的心智如何得到发展呢?
  我们必须思索如何建立一个让孩子更积极,留白时间不打游戏、不看电视的环境。
  若孩子尚小,主文化的建立相对容易。若孩子已经长大,家庭应对模式与惯性已经形成,要建立家庭主文化相对困难。但只要父母有心,仍然可以达成。
  一周拨出一天的时间,亲子共同阅读一本书,听彼此说故事,写信给彼此,在家听听音乐,全家计划到野外玩,一起骑自行车,亲子共同散步。
  一个月拨出一天时间,看一部电影,听一场音乐会,看一场舞台剧,到美术馆走走,一起在家煮饭,一起布置房间。
  让这些活动成为日常生活的一种习惯,并且以开放的对话和孩子们分享与讨论,是逐步建立家庭主文化的方法。一旦主文化建立了,即使孩子有自文化,父母也无需太过担心。
  即使是小小的步骤,只要努力维持下去,成为一种惯性,就会看得见力量。
  有些妈妈可能会说:“夫妻都很忙。”那该怎么办呢?
  真心想改变的大人们,当孩子告诉我们很多理由说明不想改变自己时,我们期望孩子怎么办呢?当孩子遇到挫折,有各种理由不想面对的时候,我们又期望孩子怎么面对呢?
  将这种情况放回自身,当我们在教育上遇到挫折,教育的方式需要改变时,我们又是如何回应的?是立刻尝试?还是在现状继续打转?如果我们希望孩子更有勇气,不怕挫折,勇于改变,自然也要从自身做起,这也是文化。
  (摘自李崇建《麦田里的老师》)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