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香自苦寒来——记从西岐走到陇上的秦腔表演艺术家王爱琴

2024-01-19 | 来源:丝路都市文化汇网 作者:赵智宝
       岐山,古称西岐,历史辉煌悠久,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发祥地。这里历代多出文人,当代文化人才层出不穷,形成一大批国内外有影响的作家群,成为一种特殊的地域文化现象。
  同时,从事书画、戏剧艺术人才不计其数,这其中的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一等奖获得者,从西岐大地走出去,以主工秦腔正旦、正小旦、老旦走红的演员王爱琴就是一位佼佼者。
  耳濡目染,走上学艺道路
  王爱琴,1969年出生在关中西府的陕西省岐山县的一个农民家族。
  秦人所谓的西府,主要是指现在宝鸡市所辖的岐山、凤翔、陇县、扶风、眉县、陈仓等县区,与渭南等东府相对而称。
  西府是秦腔的真正发源地,此地民风淳朴,人心善良,乡村多好秦腔。王爱琴的母亲也好秦腔,喜欢秦腔。
  王爱琴的童年印象里,老家岐山,各种名目的庙会和古节甚多,每逢过会或过古节,母亲总要带着还很小的爱琴去逛会看秦腔。
  不论是县里或市上的专业剧团,还是民间的自乐班演出,她们母女俩场场必到,都要坚持看完。
  在台下,王爱琴母女不时看到或听到乡人风俗对学员的崇拜、恭敬不亚于祭祀祖宗,更不用说某某的子女是演员,在剧中扮演的是何人,那神情仿佛是一村一乡的光荣。
  为人父母的那种自豪、风光溢于言表,不自待言。这些都被王爱琴看在眼里,记在心底。
  看秦腔是当时乡里唯一的娱乐。每到农活忙毕,晚饭吃罢,只要听说那个村唱戏,王爱琴母女不管路途有多远,或是十几里也要去看一场邻村的演出。
  因为自小王爱琴就受母亲的熏陶和感染,时不是就哼上几句秦腔。
  也许是先天的悟性,再婉转的唱腔,她听一遍两遍就能模仿出来。母亲很为她的这种天赋高兴。随着年龄的增长,爱琴这种模仿技能愈来愈强,模仿的越来越逼真。
  爱琴记得,她在上小学四年级时,县上剧团来村里演出,听完《五典坡》中王宝钏的一段唱:“老爹爹莫要那样讲。”十多句的唱词,听一遍她就记了下来,唱得像模像样,虽然含意不大懂,但邻居惊奇地说:“这孩子恐怕是吃这碗饭的!”
  爱琴的母亲心里也这样暗暗地想。
  1982年,爱琴已上初一,岐山县艺术学校下乡招收学员。她跳着闹着要去报名,可这时母亲思想上却犹豫了起来,不肯让去。
  母亲知道,那时招收学员标准极高,要求极严,人家百里挑一,千里挑一,那能轮到一个乡下女孩子。爱琴却闹的实在不行,母亲没法,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就让去了。
  那想到竟能考中!高兴之余,爱琴的母亲暗自垂泪。
  家徒四壁,拿什么去供养这个冤家。母亲和父亲商量后咬咬牙,卖了家里唯一值钱的一只奶羊,这只羊可是家里的盐罐子醋罐子。一只羊变卖的12元钱成了爱琴第一年的学费。
  之后,从家里到县城仅三毛钱的车费都很困难,为节约车费爱琴很少回家,近20华里的路程,都是母亲用腿走过来的,每周往返一趟,为她送来玉米面和高梁面掺和的馒头。
  爱琴经常想,她的学艺道路上,天赋只占很小的一部分,自己的启蒙老师是母亲,激励自己上进的动力很大程度上也来源于母亲的那种无私的母爱。
  当然,她不会忘记艺校的老师同学在那个时代,给予她力所能及的帮助。
  严师高徒,一出戏成名角
  剧校毕业,王爱琴被分配到岐山县人民剧团,吃上了皇粮。
  刚入团不久,团里举行第一次汇报演出,团里领导、老师正面坐了一大片,她汇报演出的是《杀庙》,因为是第一次登台,还是她的母亲从农村家里打老远跑来为女儿壮胆助阵。
  人们常说,严师出高徒。王爱琴在岐山县剧团一干就是11年,期间受到了历届领导和多方关心爱护,技艺有了明显的提高。
  特别是团里的老艺人冯晓风,他是一名男旦演员,主工正旦、老旦,在当地观众中很有名望。
  因为王爱琴聪慧好学,是学戏的一块好料子,很有发展前途,被老艺人冯晓风看在眼里,主动找来问她愿不愿意跟他学戏,爱琴心里想把不得拜他为师,便满口答应跟他学艺。
  在冯晓风老师的精心指导、严格要求下,王爱琴刻苦练功,一招一式、一板一眼,都一丝不苟,演艺水平提高很快。不仅如此,冯晓风老师把他一生一出驰名的拿手戏《斩秦英》毫无保留地传给了王爱琴。
  从此,王爱琴在舞台上常演的,而且受到群众欢迎的就是这出《斩秦英》,成为王爱琴的成名之作。
  冯晓风老艺人已作古十数年,王爱琴充满内疚,无以回报,唯一自感欣慰的是冯晓风老师的《斩秦英》今天依旧鲜活在舞台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爱琴演出的剧目逐渐多了起来。除过《斩秦英》《铡美案》外,她还主演了秦腔折子戏《三娘教子》《庚娘杀仇》《庵堂认母》,秦腔古典本戏《窦娥冤》等剧目。第一次参加宝鸡市青年学员大奖赛中,王爱琴荣获一等奖,那时她才17岁。
  1988年到1995年那段时间里,由于文化市场开放,艺术表演形式聚增,挤占了戏剧的市场份额,县级剧团演出普遍不景气,岐山县剧团也丝毫没有好转的迹象,排演新剧目越来越少,全都是奔波于下乡寻找演出的机会。
  屈指计算,一年下乡演出大约400多场,没有节假日、休息日,大家都在为生计奔忙。王爱琴心里明白,因为她知道,学员的生命在于演出,在于观众。但因为下乡太多错过的比赛和学习机会让她伤心。
  1990年,在下乡期间,王爱琴获悉陕西人民广播电视台举办第二届“西凤杯”戏曲广播大赛,匆匆忙忙的把自己的一份简历和一盒录音带寄了出去,让她没有料想到竟然荣获了大赛一等奖,为此,县文化局和县剧团为她专门召开了表彰大会,这是王爱琴第一次真正感受到收获的喜悦。
  1992年,首届陕西省“钟楼杯”秦腔卡拉OK大赛在古城西安举行,王爱琴积极报名参赛,在着名秦腔表演艺术家广雪琴、着名导演陈尚华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又一次荣获了大赛一等奖。
  从1992年开始,王爱琴连续3年参加了陕西电视台和陕西人民广播电台组织的《春节戏曲晚会》和《秦腔名家贺新春》节目,她的表演获得了广大观众一致好评,在社会上引起较大的反响。
  天道酬勤,成就大家气象
  1996年,王爱琴从一个县级剧团被调入兰州市秦剧团。
  在剧团领导和各位老师关心指导下,王爱琴表演技能和综合素质有了飞跃的进步。
  在团里李新育、雷平良老师的指导下,王爱琴重新编排了《三娘教子》《五典坡》《庚娘杀仇》等剧目,她在《狸猫换太子》《梨花情》等剧目中都担任了主要角色。金碑银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随着下乡演出,王爱琴所演出的剧目都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2000年,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在西安举办,王爱琴勇跃报名参加,她清唱的《庚娘杀仇》选段一举荣获了这届艺术节一等奖,为兰州市秦剧团赢得了最高荣誉,这也是王爱琴从艺17年来荣获的最高档次的奖项。
  2005年,王爱琴又荣获了兰州市人民政府颁发的《金城文艺奖》三等奖。在这些奖项的背后,谁能知道王爱琴付出了多少艰辛和心血。
  这是2001年的事,甘肃省决定举办第一届甘肃戏剧“红梅奖大赛”,王爱琴深深感到这是她锻炼和提高的一个绝佳机会,也是向同行学习交流的一个契机,心情格外激动。
  从参加大赛报名的那天起,王爱琴就精心的做起了各项筹划准备工作。
  王爱琴首先想到的是剧目的选择,她心里非常清楚,选择一个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好的剧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秦腔剧目,大多已为观众所熟悉,表演程式化,很难创新;此次大赛又要求表演时间限制在20分钟以内,要寻找这样一个适合大赛的剧目,更是不易。
  面对这一实际情况,王爱琴在听取剧团老师和同事的意见后,她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了秦腔古典折子戏《四贤册》。
  这出戏的长处是主题鲜明,唱腔婉转,自己很喜欢,为了高起点的排导这处戏,经朋友介绍,特邀请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国家一级导演、着名秦腔表演艺术家李小六作排导,因为李小六导演近几年在秦腔戏剧改革和创新方面所做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
  事实证明,李小六导演排导的这出戏是成功的,这场戏从出场选择、唱腔设计、配角训练、动作表演上都做了重大改革,有重大突破,看后有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时年9月,王爱琴专程赴西安向李小六导演请教学习半个多月。比赛前夕,为了合成,王爱琴又把李小六导演从西安请到兰州来,相互切磋技艺,为成功演出奠定了基础。
  由于受演出时间的限制,《四贤册》这出戏重点只保留了最后一大段唱腔,王爱琴邀请了本团负责音乐的肖振东老师重新为之谱了新曲,录了音,还有本团李创业、白双林老师利用业余时间帮她反复训练,对一些难点、重点唱腔,则精益求精,着重强化,力争使这段唱腔声情并茂,情感交融。
  从演出效果看,基本达到要求。在此基础上,从服饰的选择上进行了很多改进。
  按一般做法,《四贤册》中赵月娥的外衣是黑色折子,但黑色折子太平常,反映不出中年妇人的成熟美。按照李小六导演建议,穿淡青色折子,既体现出成熟之美又不超出人物本身的贫穷特征。
  在水?的选择上,把原来二尺长的水?改为二尺五寸长的水?,宜于表现人物的复杂的性格特征。在头饰上,力争美丽简洁,并不单纯以美丽为目的。耳坠是李小六导演亲手制作的。注重了从各种细微处塑造人物形象。
  功夫不负有心人,天道酬勤。为了演好这出戏,王爱琴超出常人的艰辛付出,使《四贤册》这处戏鹤立鸡群,技压群芳,赢得了第一届甘肃省戏剧“红梅大奖赛”一等奖。
  此次大赛结束后,不少报刊发表评论文章,对王爱琴参赛的《四贤册》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赞扬,对于她潜心学艺,力求上进的精神给予了一致的鼓励和好评。
  正因为如此,王爱琴每年有很多时间要下乡演出,她对每场演出都认真负责,不管角色大小都认真对待,特别是一些常演不衷的剧目,如《五典坡》中的王宝钏,《铡美案》中的秦香莲,《忠报国》中的李彦妃,《回荆州》中的孙尚香等,演出后都给观众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
  “我现在正值艺术的成熟期,秦腔旦角正当时,我十分热爱和珍惜自己的艺术生命。在艺术的道路上,我一定不负众望,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取得更大的成绩,把更多更好的剧目奉献给广大观众。”庚子年冬月,王爱琴在接受笔者采访时,真诚地表露了自己不懈追求艺术的心声。
  作者简介
  赵智宝,男,汉族,1948年出生于岐山县蔡家坡镇王其村,中共党员,副编审职称,宝鸡市老科协银发人才专家库专家,宝鸡市政协文史员,岐山县政协文史研究员;长期从事新闻宣传文化工作,曾荣获陕西日报社二十佳通讯员、宝鸡日报社十佳通讯员;出版着作有《足迹》《桑榆集》《乐耕录》《大唐科技奇才李淳风》《春华秋实》《西岐戏苑》,主编《岐山县科学技术志》《夕阳正红》《中国礼仪文化之乡创建工作专辑》(政协岐山县文史资料第十五辑)等;其中《大唐科技奇才李淳风》被宝鸡市社科联评为社科类着作三等奖;《西岐戏苑》被西安交通大学博物馆、宝鸡市秦腔博物馆收藏,并荣获宝鸡市老科协、杂文散文学家协会“着书立说奉献奖”。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