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庆瑞王雪峰一行冒雨走进老油岭

2024-01-14 | 来源:本网 作者:鲁华 唐先林
       油岭瑶寨位于连南县城西南部15公里处。这里四面环山,自然风光旖旎迷人,生产生活习俗、节日、服饰、饮食、歌舞等瑶族遗风古俗在这里世代相传。是中国乃至世界唯一幸存的排瑶古建活化石。
  1月10日下午,尽管下起了蒙蒙细雨,但也难以按耐亲临古排瑶寨的那份解惑心情。于是,在深圳市连南商会副会长潘志源,连南瑶族自治县油岭民俗瑶寨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唐惠玲,中国瑶族博物馆副馆长房国林和连南瑶医药学会理事、中国民俗摄影协会西部工作站深圳会员联络处主任房芸满陪同下,原国家旅游局管理司司长、中国驻新加坡旅游办事处主任祝庆瑞夫妇和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前常务理事王雪峰来到了油岭古排瑶寨,步行进寨,一探究竟。
  走进油岭古排,远望一排排梯田式的木屋,给人一道独特的亮丽风景。如果没有身临其境,如果只是耳听他说,谁也不会知道在这“百里瑶山”的深处,至今还静静地躺卧着一座原滋原味原生态的古老村寨。
  站在村口正在装修的唐三妹四层楼房顶上远眺,远方山下是新建的油岭新村,对面烟雨缭绕的山坡上,时隐时现层层叠叠的黛瓦白墙,就是油岭老排。尽管寨外建有新舍,但寨子里还有不少老人却坚守着故居,沉醉其中,泰然自若地面对大山之外纷繁的世界。
  也许是它过于低调,藏於深山无人识。山峦叠翠中,排排吊脚楼依山而建,石条石块铺就的上寨通道,是通向一排排瓦屋的唯一竖向“大道”,却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防御功能。寨子内石板巷道纵横交错,将家家户户连接起来。瑶寨房屋多是青砖木瓦、也有灰瓦,屋脊都有灰砖作脊,两头翘起,中间用灰瓦摆放图形,显示屋主的祈福要素。房屋底层多用石头砌成,木柱加固支撑顶层。二层外面会用木头和栅栏围起来一个小院,摆上石桌石凳,闲来聊天。
  排排瓦屋的建构,依次相邻,鳞次栉比。排屋的门前都有“过厅”,是自家的门厅和通向凉台的步道,也是互通左邻右舍和石条大道的横向过道。
  排瑶家家户户的凉台,是用木柱或者砖柱顶立支撑,也可以从柱下砌十几级台阶而走上凉台,成为回家的另外一条捷径。凉台下方,也可以堆放木柴、杂物,成为自家私有的裸库。
  每家每户的进厅一边都摆放着木床,而对着门厅的就是火塘,是居家聚集就餐的中心。由于长年累月的烟火熏陶,室内的面墙基本成为黑色,成为造成屋内光线幽暗的主因。
  油岭瑶寨始建于唐,扩建于宋,鼎盛于明清,最多时建有房屋近900幢,1000多户,7000多人,占地近400亩,素有“千户瑶寨”之称。据说这里曾居住过陈、何、齐、李、龙、盘、沈、朱、邓、房、唐等姓氏的瑶胞,唐姓最晚进住油岭。随着时代变迁和移民搬迁,“现古寨有873人,民居300多幢,姓氏有唐、盘、房三姓”。
  整个老寨,有祭祀先祖的庙堂,有存贮水源的“井区”,有为村寨加工粮食、压榨菜籽油、购销百货的公共屋宇大堂和聚会庆节的小型广场,有着完整的社会结构。
  也正是这里没有遭受到开发的秽及,所以还保留着一片原始的风貌,成为世外桃源的秘境。如果不按照国家文物保护法的原则,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利用,可能用不了多久,也会逃不出为金钱所左右的厄运。
  但愿油岭瑶寨秀美的风光,浓郁的风情,能够永垂不朽。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