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高度融合

2023-08-29 | 来源:本网 作者:何旭
       摘要:在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越来越关注思想政治工作,并且和企业文化建设进行更充分的融合,以此促进国有企业实现更加良好的发展成效,进而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奠定坚实基础。值得关注的是,在国有企业的思政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或者不足。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探究问题的根源,然后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以此确保两者能够实现更深层次的融合,进而为促进国有企业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而提供必要保障。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融合的必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等内容。
  关键词:国有企业 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文化  融合
  在国有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切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员工的思想和政治基础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夯实,同时把思政工作融入在企业文化建设当中,实现深层次的融合和互补,这样能够呈现出更为显着的作用和价值,进而共同作用,同步推进国有企业实现良性发展。据此,有必要针对两者融合的必要性以及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问题成因以及对策等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剖析。
  一、国企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融合的必要性
  首先,在国有企业的思政工作和文化建设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作用主体都是人,而人也是企业经营和生产的主体,因此着重做好思政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融合,这样能够充分挖掘和带动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使人的潜能和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进而为企业生产效率和竞争力的提升提供必要的人力支撑。所以,确保思政工作和文化建设进行更深层次的融合,这样能够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为国企的改革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其次,确保两者实现更深层次的融合,这样能够为企业实现充分的盈利,且在更大程度上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两者融合的过程中,针对员工进行更有效的思想引导和教育,解决员工生活和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这样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使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增强,实现更有效的团队协作,进而使企业在市场竞争力方面有进一步的提升,提升企业的文化自信,促进国有企业有更大的影响力,在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等方面都可以得到切实增强。所以确保两者实现更深层次的融合,有效互补,这样能够呈现出极为显着的作用和价值,有着明显的必要性。
  两者的结合有助于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首先,营造企业文化有助于创新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运作方式。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既可以保证思想政治工作沿着“大政工”方向深入开展,又可以显着加快步伐,
  二、国企思政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国有企业并没有足够重视思政工作和企业文化的宣传
  在新形势下,针对于国有企业经营发展工作而言,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党组织的企业领导地位和宏观调控受到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冲击和影响,有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往往把生产绩效和经济指标作为唯一的考核标准,并没有着重关注思政工作和企业文化的宣传推广力度,两者融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由此导致企业的影响力竞争力和向心力都被大幅度削弱。在职场竞争方面愈演愈烈,工作和生产环境氛围比较紧张,这对于普通职工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思想水平会造成极大的挑战和冲击,在企业上下形成比较浓厚的唯利是图、急功近利的风气,由此导致国企的思政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巩固和加强,甚至某些国有企业会出现道德迷失、职业素养欠缺等相关方面的问题,政治基础不够坚实,这对于国有企业的良性发展会造成严重限制。
  (二)国有企业思政工作和文化建设往往流于表面形式,并没有得到切实落实
  从具体情况来看,在两者融合方面往往浮于表面形式,并没有充分体现出实效性和针对性。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两者融合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有些企业虽然在制度和体制方面写入了相关内容,但是缺乏应有的执行效力,在国有企业的管理和岗位晋升方面,主要看的还是业绩和业务能力,主要参考的是经济指标和数据,在这种情况下使得很多管理者和职员对于企业文化建设以及思政工作往往缺乏重视程度,对其内涵认识不够,更没有在实践的过程中体现出两者融合的效能,甚至有的人员会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都比较抽象,不能体现出实效,在这上面下功夫甚至浪费时间,不如开拓市场,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在这样的思想观念和错误的指向影响之下,企业思政工作和文化建设两者都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和落实,更谈不上深层次的融合,只是大搞形式主义,停留在制度和口号方面,并没有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深入的落实,也没有对其进行深入探究和不断的创新和完善。
  (三)国企思政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互分离,融合不够深入
  现阶段,从整体情况来看,大多数的国企思政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往往是不同的领导班子,所涉及的人员组成和管理层等等都处于互相分离割裂的状态,并没有充分实现深层次的融合和统一,由此导致实际的工作内容往往互相脱离,有些时候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不同部门会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在工作关系和资源等方面,往往会呈现出相互掣肘的不兼容情况,且这类情况对于实际的思政工作和文化建设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影响到实际的宣传效果和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由此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三、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问题出现的原因
  (一)缺乏应有的健全完善的融合机制
  从整体情况来看,在国企思政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是由不同的部门进行负责的,他们不仅各自为政,而且有自身的独立的考核系统和任务目标。在当前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情况下,所有的活动都服务于企业的生产和市场拓展,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是完成自身的工作已经存在很大问题,因为缺乏应有的融合机制,导致两者融合起来共同推进相关工作更是难上加难,使得两者融合只是一种形式,并没有实现深层次的发展和推进,这对其两者的发展都会造成不利影响,同时也限制企业的运行和发展。
  (二)国企领导层并没有高度重视两者融合的相关内容,缺乏认知
  在国有企业的经营发展过程中,决策层和领导层往往更加关注经济效益和相关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没有高度重视两者融合的相关内容,不具备应有的保障机制和运行体系,也没有为两者融合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制度保障,由此导致融合工作往往只是一种口号和形式,没有体现出实际的效果。除此之外,企业的组织部门和文化宣传部门往往不具备应有的融合意识,缺乏团队精神和相对应的凝聚力,尽管形式上是两者进行融合,但是实际的落实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或者阻碍因素,往往呈现出一盘散沙的局面,两者各自为政,不能体现出合力效应。
  (三)企业内部并没有良好的两者融合的价值观念导向
  在国企思政工作和企业文化构建过程中,只有具备良好的导向和政策职业,这样才能促进相关工作共同推进并取得同步发展。然而因为并没有健全完善的体系和保障机制,因此使得两方面工作内容在内涵和价值观等相关方面都不能实现无缝衔接,没有充分实现部门之间的协作共赢,这对于企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成效会造成巨大损害。
  四、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的探索路径
  (一)加大两者融合的重视力度,构建系统完善的融合机制
  要想确保国企的思政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实现更深层次的融合,就需要决策层和领导层高度关注两者融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辅助,以此使两者在更深层次更广阔的范围实现融合发展。同时为其建立健全更系统完善的融合机制和保障体系,确保各项工作能够真正意义上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体现,真正意义上完成相对应的保障工作融合指数,使两者能够发挥合力的效应,进而按照国企的发展目标和经营方向而共同努力,同步促进实现共赢。
  (二)培养国企私人工作人员和企业文化建设负责人的融合意识,针对工作方法进行创新
  要进一步加大宣传推广的力度,使相关负责人能够深刻认识到思政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使两者能够有相对应的合作共赢的意识,高度重视思想意识的引领,这样才能更有效的转变相应的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从而在思想、行动等方面能够互帮互助,有合作的思想,突破各自为政,互相脱离的现状。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加大宣传推广的力度,使企业商家能够形成良好的思政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融合的氛围。针对宣传素材要不断的完善和优化,使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和新媒体技术能够充分发挥相应的作用,有效利用网络客户端和手机平台,微信平台等形式,使融合的途径和方法得到不断的创新和优化,以此促进两者融合的深度和程度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三)有效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加大反腐倡廉思想宣传
  在国企思政工作和企业文化的建设互相融合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有效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使两者融合有相对应的思想指引和政治基础,这样才能体现出融合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提振员工的状态和士气,有更加良好和谐的生产环境和工作氛围。同时,要加大反腐倡廉的宣传力度,针对相关管理人员的作风要肃清,营造出风清气正的氛围,确保各项工作体现出应有的发展成效,加深两者融合的程度,为促进国有企业的经济发展和党建工作等等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而夯实基础。
  思想政治工作激励效果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良好的营商环境体现在公司的产品、服务、信誉、员工素质和士气以及企业发展战略上,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助于形成健康良好的营商环境和营商环境。统一企业价值观、行为标准和精神追求,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例如,在中国知名通信企业华为的发展中,注重通过思想政治行动打造企业精神和团队凝聚力,提升了公司核心竞争力,创造了更好的营商环境,华为正是通过推广和贯彻“树立员工的自豪感”、“不让雷锋吃亏,奉献应当得到合理的回报”等企业价值观,提高企业凝聚力,促进企业不断发展,已成为民族企业的骄傲。
  五、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的应用
  (一)人与机构的融合
  思想政治工作通常由专门机构和工作人员承担。在同级党组织的领导下,统一组织,协调共青团、工会、行政等各方力量,采取多种工作方式。这对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起到了组织保障作用。思想政治工作专门机构以及企业行政、生产、经营等部门难以形成统一意志,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
  相比之下,企业文化建设不仅需要专职政治队伍作为骨干,更需要专职政治队伍,更需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塑造。究其原因,企业文化本质上是一门管理科学,最终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营造企业文化人人有责,政策、生产部门,以及行政部门、专业部门,甚至车间和团队都应该重视。比如我国知名的家电企业海尔,在发展初期就面临亏损了,为了扭转局面,海尔总裁CEO张瑞敏彻查76台具有缺陷的冰箱并让责任者亲自销毁,来警惕员工的责任意思,提高质量安全意识、思想政治工作意识,逐步改变员工的心态,促进了公司快速发展。
  长期以来,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完全由政治和生产部门主导,许多任务难以推进,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改变。多年期盼的集体参与、共管“重大政治工作”模式才刚刚开始成型。
  将公司的政治人员和文化规划管理人员与企业组织架构整合起来,不仅是组织企业的需要,也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率、打造企业组织架构的需要。两组人员和机构合二为一,使公司可以整合人力资源,降低企业成本,提高效率。
  如今,很多企业以宣传部门、党政办公室、企业文化规划管理中心为组织机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营造集体文化。这种方式也为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提供了组织和个人的保障,避免了双重指挥和互动等负面后果。
  应当看到,企业家要成为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形成的共同推动者。企业家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他们要成为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和形成企业文化的主力军,正在努力将两者有效结合起来。
  (二)活动形式的整合
  它基本上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思想政治工作等一系列有效实践,以理性和情感的人说服人们,同时也提供积极、流行、参与和鼓舞人心的企业文化活动。如企业报刊、橱窗、阅览室、企业广播电视、企业网站、群众文化、休闲体育活动、各类思想文化技术培训、各类教育竞赛、演讲比赛、组织历史文化展览等。以及各种展览、英雄讲座、教育交流等活动。如果上述活动锻炼了员工的身心,就能全面提高员工素质,达到提高企业诚信、做好生产经营的目的。
  (三) 参与生产运营中心工作的融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必须根据国内外市场的变化,制定企业发展战略,调整政府政策和企业个体情况,使企业抓住机遇,调整目标,充分发挥效益并善于改革。而思想政治工作只有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和劳动中心展开,才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将企业的智力完全转化为物质动力。此外,企业文化建设贯穿于企业战略形成、生产经营管理、产品质量和销售服务的全过程,以更有效地为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出贡献。公司生产经营中心为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广阔、优化的整合空间。经验表明,每一个把企业文化和以生产工作为中心的思想政治工作很好结合起来的企业,都必须制定资产保值评估的企业目标,制定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和工作。优秀的企业作风、道德风尚和新的企业精神、强烈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也对保证和激活公司的生产和工作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只有有机地融入到生产活动的中心环节中,才能表现出强大的力量,才能找到一条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广阔道路。
  (四)让员工参与培训目标的融合
  培养社会主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人才,既是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也是在企业中树立集体文化的目标。思想政治工作强调尊重人、理解人、关爱人、道德教育。作为一种现代企业管理方法,企业文化的工作机制是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以时间的重要性培育企业价值观,激励员工,提高员工素质,推动企业发展,体现时间的精神和团结,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积极氛围和文明健康的环境。因此,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培养能开展培训的“四有”新人,公司精神文明得以实现。
  (五)参与深化改革进程的融合
  改革与发展是企业面临的两个主要问题,在改革发展过程中,企业需要精神力量、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对不断深化改革可以发挥有效和积极的作用。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现代化是深化企业改革、转变企业管理机制、创建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关键。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断发展,不断更新,能够而且将充分体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的引领作用,也是调动员工、增加企业活力的有效途径,积极在企业内部创造人力资源,营造自觉的文化成长机制和氛围,提高员工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等方面的政治素质和专业技能,为人力资源开发创造良好条件,满足企业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
  (六)融入文明建设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以文明团结和文明社区为宗旨的文明建设,为两者的有机融合留下了充足的空间。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之一是,按照文化先进方向的要求,在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中,要运用适当的载体,将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各种文化活动广泛参加,为公众参与、员工参加各种文化活动、教育和质量提升。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可以通过色彩和灵活的形式来实现,将思想、道德、观念等无形的东西结合成文化活动和实践的东西,从而建设企业文化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将其应用在实践中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企业文化的进步是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有效动力。例如,日本着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认为“企业即人,成也在人,败也在人”。为此,在他的领导下,松下十分重视“以人为本”理念的贯彻落实,注重个人成长和员工价值。
  六、融合需要处理好的几对关系及融合应避免的误区
  (一)考虑指导与促进的关系的关系
  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企业文化建设,是为思想政治工作创造必要条件和有利条件,通过其独特的文化和管理方式,对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思想政治工作以建设集体文化为核心,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承担创建两个文明的重任。企业文化为创业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新领域、新方法,有效促进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和广泛发展。
  (二)要处理好互补与互渗的关系
  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企业文化方面,有很多优势。两者相结合,要遵循相辅相成、相结合的原则,不能在没有政治生命力和空洞的教条思想政治工作的情况下着手建设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设计应包括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思想层面,兼顾教育、教养、育人的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要吸收集体文化的文化氛围及其方法和技巧。
  (三)要处理好融合与替代的关系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伟大传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仍然是国有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为公司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加强了公司的整合。我们看到,思想政治工作在其他企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受到外商的认可和好评。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创新作为领导和管理的终极理论,企业文化具有许多思想政治工作无法实现的功能。虽然在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结构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归根结底还是有区别的。在融合的过程中,两者的关系必须发展好,不能相互替代。
  (四)融合时要避免的误区
  1.误区之一:处理形式主义
  融合的形式是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的体现,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良好的企业形象迅速帮助企业在社会上获得良好的口碑,对市场的开发和振兴大有裨益,这也是国内外专家高度重视的原因。例如,麦当劳连锁店凭借其独特的店面风格、员工服务内容、产品开发和营销体系,从美国一家单纯的快餐店发展成为知名的跨国公司。但每一家公司,尤其是国有企业,都应该像麦当劳一样,由内而外地精心包装吗?显然不是。整体设计方案取决于公司的行业需求、地域文化、公司能力、时代特点等。在整合公司的个别情况时,应相应解决,避免形式上的误解,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要避免虚名实害。
  2.误区之二:模仿倾向化
  模仿之一是他们没有将过多的理论研究付诸实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东方文化在世界各国越来越流行,人们更容易接受“儒商”等思想。然而,很多企业领导参与调研,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的指导精神,却不知道,这种先进的调研成果并不容易让员工和消费者理解和记忆,与他们合作毫无意义。
  模仿之二是仅仅模仿成功的国内外企业的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知识,知识表面的转移,忽略了企业世界观与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发展,它是社会世界观—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区域世界观—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与企业传统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加思考的照搬是没有效果的。
  3.误区之三:万能论与无用论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作用,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论调:一种是“万能”,一种是“无用论”。
  有人夸大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是万能的、万能的。思想政治工作、集体文化建设做好了,其他问题就解决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万能论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是有害的,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产物。 “万能论”的本质是将灵魂视为世界的源泉,从根本上改变了精神与物质的关系,夸大了意识对现实的反应,这样就陷入了“唯意志论”。相反“无用论”完全否定了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忽视了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伟大成就和基本经验以及许多精彩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只注重经济经营活动,不顾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甚至“无用论”也偏离了物质与精神、存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形而上学的谬误。
  上述思想政治工作与集体文化融合的误区,对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是非常有害的。
  七、结语
  综上所述,从具体分析中可以充分看出,在当前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和企业文化构建两者融合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或者不足,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加大宣传推广的力度,确保相关方面能够高度重视两者融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加强思想的引导和认知,在融合保障机制和体系方面不断的优化和完善,同时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党建工作的加强,为两者融合提供必要的指引,以此促进两者融合的层次进一步深入,进而为国有企业能够实现创新发展而提供必要的条件。

 




      




作者简介
       何旭,男,汉族,1988年生,河北任丘人,中共党员,政工师,《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与实践》大型文献史册特邀常务编委,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企业文化专家,中国建设政研会特约研究员,中国建设报特约撰稿人,建筑时报优秀通讯员,人民视点摄影家记者团成员。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学位。2014年7月至今先后在北京鲁能物业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建工集团联建公司(现为广西建工集团控股公司)、广西建工集团四建公司、陕建四建集团、陕建八建集团、陕建装饰集团从事文秘、党建、宣传、企业文化等工作,曾任综合部党群主管、党群工作处(组织人事处)干事、监察处科员、办公室宣传科科长、办公室副主任、党政办公室文字秘书等职务。他所撰写新闻通讯稿、评论、消息等在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新闻网、中国建设报、中国企业报、建筑时报、中外企业文化、施工企业管理等各级各类报刊、杂志、网络媒体刊登2000余篇。
       现为陕西建工装饰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办公室专干,研究方向为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国企党建、企业文化和领导科学。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代中共党内廉洁政治文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8XDJ007)、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新战略布局深度研究》(项目编号:15YJA-710008)、2015年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新战略布局创新性研究》(项目编号:TJDJ15-003)、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广西高校党的十八精神研究专项课题“新的历史条件下密切党群关系的研究”课题(项目编号:DSBD13YB010)、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民情夜访 民事联解”制度项目 广西师范大学与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的横向课题、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周敦颐修养文化在桂北地区的传承及对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启示》(项目编号:18FZZ001)共6项,在《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领导科学》《经济研究导刊》《商业经济》《领导科学论坛》等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16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政治》《中国共产党》《新闻与传播》索引,1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企业家信息》全文收录并转载,1篇同时被《中国思想政治工作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书》《科技进步与和谐社会建设——领导干部实践文献》《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汇编》全文收录,1篇被《党的基层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成果汇编》全文收录。参与编写8部著作:《思想政治工作与信息化思维》,吉林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副主编;《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创新研究》,中国商务出版社,2019年版,副主编;《互联网舆论引导研究》,新加坡百科出版社,2020年版,副主编;《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策略新探》中国出版集团研究出版社,2020年版,副主编;《当代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副主编;《党建工作及其高质量发展路径》九州出版社,2021年版,副主编;《新时代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九州出版社,2022年版,副主编;《国有企业党建创新实践路径研究》,中国石化出版社,2023年版,副主编。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