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 腰鼓鼻祖
2023-06-28 | 来源:本网
作者:张新德 张熙智
安塞腰鼓是产生和流传于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的一种群体广场表演艺术,是我国腰鼓活动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演绎形式,是最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形式之一,是黄河流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中国力量之展示,是民族精神之图谱。
安塞腰鼓渊源流长,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的起源有战争学说、劳动学说和巫仪学说。安塞腰鼓在长期的历史演变和发展中形成了独特而完美的演绎形式、套路打法、艺术性、艺术体系和动律特点,孕育和激发了“自强不息,乐观向上;团结协作,奋力拼搏;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腰鼓精神。这种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高度契合和统一,成为民族精神的活标本。
安塞腰鼓是最能鼓舞和激励人并给人们带来快慰和美感的艺术,是最受民众喜爱和满足人们心理和生理需求的艺术,是最能展示精神和表达情感的艺术,是集地方艺术、中国力量和民族精神为一体的华夏艺术。因而,被誉为“天下第一鼓”、“东方神鼓”、“中华鼓王”、“中华民族之魂鼓”。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0年,安塞腰鼓参加了全国非遗进校园征集评选活动,在全国选送的700多件作品中,安塞腰鼓成功入选全国第二届“非遗进校园”十大优秀案例。2022年,安塞腰鼓被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评选为“2022中华体育文化优秀项目”。
安塞为何能产生以腰鼓为龙头的诸多艺术,成为陕西仅有全国少有的“腰鼓之乡”、“民歌之乡”、“剪纸之乡”、“绘画之乡”和“曲艺之乡”,这绝非偶然。安塞腰鼓的产生和发展有其历史性、艺术性、社会性、地域性等多种因素所决定。
历史性。黄帝与蚩尤大战发明了鼓,应用到战场上起到了鼓舞士气、振作精神和威慑敌人的作用。此后,鼓与战争结缘并广泛应用到军事和社会诸多领域。安塞地处西北,与古长城和内蒙古毛乌素沙漠遥遥相对,和北部少数民族驻地相邻,是由北下南通往中原的咽喉,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因此,素有“塞北锁钥”、“上郡咽喉”之称。相传这里的守望士卒把腰鼓同刀、弓、箭作为战斗中不可或缺的战争装备。一遭敌袭,便以鼓告警,传递信息;若两军交锋,便击鼓助战,威慑敌人;若敌众我寡,战事失利,就以鼓告急,请求援助;当克敌制胜,则以鼓为乐,庆贺胜利。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战争减少,将士们以腰鼓为道具仿作战时的动作打腰鼓、练体能、乐生活。久而久之,这种活动流传民间,成为民众庆丰收、祝节日、乐生活的活动形式而广为流传。
而今,安塞腰鼓仍保留和体现作战时的动作和打法,成为传统腰鼓动作的基石和艺术性的本源。打“缠腰鼓”就是展士气、抖精神。过去的战争武器装备无非就是刀、弓、箭,说到底就是矛与盾的较量。作战时,当敌人用长矛正面刺来时,用盾一挡踢开长矛,随机转身避其锋芒,寻找战机与敌搏杀。“过裆鼓”是根据士兵拼杀时的踢腿、转身和跨越动作演变而来。安塞是草原牧民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结合地。草原作战离不开战马,战争是马背上的厮杀。“马步横移”是根据骑马作战的姿势演变而来。鼓手上下击鼓,两手挥剑,左右搏杀,展示士兵骑着战马驰骋疆场英勇作战的情景。除此还有“缠腰鼓”、“连身转”、“欢庆鼓”、“下岔鼓”、“二起脚”、“三脚不落地”、“打八岔”、“无底洞”、“鹞子翻身”、“滚驴粪蛋”等等。这些腰鼓动作都是保留战时本能动作的体现,是对腰鼓渊源最有力的说明。劳动学说中同样有“十字步”、“劳动步”和“丰收步”等。巫仪学说中也有“拜观音”、“拜四方”等。不一例举。
艺术性。安塞腰鼓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完美的艺术性,它不单是一种取乐红火的娱乐活动,而且融舞蹈、武术、体操、打击乐、吹奏乐和民歌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表现形式。鼓手们表演起来摇头有股能劲,挥槌有股狠劲,踢腿有股蛮劲,转身有股猛劲,跳跃有股虎劲,全身使出一股牛劲,看了给人带劲,听了给人鼓劲,实实在在足劲。这就是安塞腰鼓的艺术精华之所在、魂之所在。
安塞腰鼓在流传中形成了粗犷豪放、彪悍威武、刚劲激昂、气势磅礴、浑厚雄壮、威猛刚烈、铿锵有力、舞姿优美、潇洒大方、流畅飘逸、快收猛放、有张有弛、群而不乱、变化多端等特点。
安塞腰鼓其所以千年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它形成了独特、完整和完美的演艺形式、艺术性、艺术体系、动律和特点,这也是它独树一帜的重要标志。
社会性。安塞腰鼓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是历代人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不断提炼、丰富和升华的结果,是最受人们喜爱的意志、精神和情感的绝佳表现形式,而这种喜爱和精神渗透到代代人的骨子里,注入辈辈人的血脉中。安塞素有“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人人都会打腰鼓”之说,说明其喜爱和普及程度之高,群众基础之厚。腰鼓创造精神,这种精神体现和反映在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鼓舞和激励着人们勇于生活、乐于生活。千百年来,安塞腰鼓为活跃广大民众生活、锤炼意志、锻造精神、表达思想、抒发情感、讴歌劳动、赞美生活、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安塞腰鼓不仅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有着深刻的社会基础。党中央、毛主席在延安时期,腰鼓为动员和鼓舞广大民众积极投身全国抗日、解放和克服边区经济封锁带来的困难发挥重要作用。鲁艺文艺工作者对安塞腰鼓进行挖掘改造,全国解放后他们将安塞腰鼓带到祖国大江南北并生根、开花、结果。1951年,安塞腰鼓参加国庆活动后给党中央毛主席进行了汇报演出。随后不久在布达佩斯世界青年和学生联欢节上,由中国青年文工团表演的安塞腰鼓获金奖。
安塞腰鼓随着时代的发展,其用途和功能不断扩延,广泛应用到文化、教育、体育、旅游和社交等领域。安塞腰鼓先后四次参加国庆盛典和活动,参加了百余部电影电视拍摄,参加了亚运会和全国第四、第五届城市运动会表演,先后多次参加外国元首接待礼仪活动,代表中国政府参加了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文化艺术交流和“创建中国文化品牌”活动,参加了香港、澳门回归庆典和国内无数次调演、汇演和比赛。
胡锦涛总书记两次来安塞视察工作,与民同欢过大年,扭秧歌,看打腰鼓,他的身影定格在影视,留在人们心中。习近平总书记同样两次来安塞体民情搞调研,指导乡村振兴兴产业。腰鼓活动表达了群众对党中央、总书记和美好生活的热爱,也表达了民众在党的领导下齐心协力为祖国繁荣昌盛奋发努力的信心和决心。
安塞腰鼓在国内外重大活动中频频亮相,为国争光为民族添彩,成为社会活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安塞人用心演绎着自己的艺术,用精神支撑着自己的艺术,用生命传承着自己的艺术。他们用艺术实现了一个个梦想,创造了一个个奇迹,树起了一座座丰碑。
地域性。安塞地域的形成经历了千万年的地质演变和风风雨雨的冲刷洗礼,形成了梁峁遍布,山大沟深,交通不便,民众生活十分艰苦。越是艰苦的地方歌越多艺越多,民众们要竭力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艺术形式来表达他们不甘穷、不服穷、摆脱穷、治服穷的愿望和意志,于是就用腰鼓展示自己的精神,用民歌抒发自己的感情,用剪纸表现自己的情趣,用绘画描绘自己的希望,使自己生活的快乐些、充实些、洒脱些、甚至超越些。
安塞这块神奇的土地,养育了安塞人艰苦朴素,吃苦耐劳,不畏艰难,团结奉献精神。代代人在他们创造的艺术中陶冶情操,锤炼意志,抒发情感,振奋精神。安塞人与腰鼓为伴,与腰鼓同欢乐,与腰鼓共生存,他们在腰鼓精神的激励下,与恶劣的自然环境相抗衡,与苦难命运作斗争,与时代同发展,与社会共齐鸣,在家乡的大地上创建美丽幸福家园。
安塞腰鼓的起源早有定论,得到专家学者和国家的认可,这已是再明确不过的事实。可有些人大肆宣扬安塞腰鼓源于横山老腰鼓。对此,笔者有必要谈几点看法。
一、安塞腰鼓经专家实地考证,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得到学术界和社会的认可。安塞腰鼓参加国庆盛典时,国家向 全国和世界公布了安塞腰鼓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这有国庆盛典活动为证。
二、安塞区招安镇岳中庄挖掘出了一座宋代古墓,出土的画像砖上有两幅打腰鼓的图案。经专家鉴定为宋代作品。浮雕造型的形象简练传神,人物服饰道具与今天的腰鼓手基本相似,舞姿激越奔放,动作古朴大方,雄健有力。腰鼓画像砖展于安塞区文化文物馆。
甘泉县雨岔乡出土了一座宋代古墓,古墓里的画像砖上有一男子高举圆形大伞,身背腰鼓,绸带系在腰间。随着身子向前跳跃,绸带飞扬,舞姿矫健优美,刚劲有力,成弓箭状。据《安塞县志》载:“其境包括甘泉县北部”。雨岔乡原属安塞县,1935年11月划归甘泉县辖。
除上出土的宋代腰鼓画像砖外,宝塔区冯庄出土宋代腰鼓画像砖。此地原属安塞辖。这就充分说明安塞在宋代腰鼓活动就广为流传。
三、横山老腰鼓在申遗资料中显示,老腰鼓源于民国时期。有人说,横山部分人民国时期迁移到安塞,这些人将腰鼓活动带入安塞。所以,安塞腰鼓源于横山。那么,稍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是宋代历史久远,还是民国时期历史久远,不言自明。况且这些年代也好腰鼓的起源也罢,要有历史的实物和事实来佐证。尊重历史和事实是每个人和学者的最基本素养。如果说,安塞腰鼓起源横山,那么,横山至少要有宋代或比宋代更久远的历史佐证,并被专家和社会认可。以上三点足以说明问题。无需赘言。
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人口众多,人文艺术底蕴深厚,全国仅鼓类就有千余种,其中安塞腰鼓就是中国五大名鼓之一,在祖国鼓文化的艺术大花园绽放着璀璨的艺术光芒。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全力用心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国宝艺术,为祖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做贡献,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走向世界。
安塞腰鼓民族的、中国的、世界的!
安塞腰鼓渊源流长,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的起源有战争学说、劳动学说和巫仪学说。安塞腰鼓在长期的历史演变和发展中形成了独特而完美的演绎形式、套路打法、艺术性、艺术体系和动律特点,孕育和激发了“自强不息,乐观向上;团结协作,奋力拼搏;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腰鼓精神。这种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高度契合和统一,成为民族精神的活标本。
安塞腰鼓是最能鼓舞和激励人并给人们带来快慰和美感的艺术,是最受民众喜爱和满足人们心理和生理需求的艺术,是最能展示精神和表达情感的艺术,是集地方艺术、中国力量和民族精神为一体的华夏艺术。因而,被誉为“天下第一鼓”、“东方神鼓”、“中华鼓王”、“中华民族之魂鼓”。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0年,安塞腰鼓参加了全国非遗进校园征集评选活动,在全国选送的700多件作品中,安塞腰鼓成功入选全国第二届“非遗进校园”十大优秀案例。2022年,安塞腰鼓被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评选为“2022中华体育文化优秀项目”。
安塞为何能产生以腰鼓为龙头的诸多艺术,成为陕西仅有全国少有的“腰鼓之乡”、“民歌之乡”、“剪纸之乡”、“绘画之乡”和“曲艺之乡”,这绝非偶然。安塞腰鼓的产生和发展有其历史性、艺术性、社会性、地域性等多种因素所决定。
历史性。黄帝与蚩尤大战发明了鼓,应用到战场上起到了鼓舞士气、振作精神和威慑敌人的作用。此后,鼓与战争结缘并广泛应用到军事和社会诸多领域。安塞地处西北,与古长城和内蒙古毛乌素沙漠遥遥相对,和北部少数民族驻地相邻,是由北下南通往中原的咽喉,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因此,素有“塞北锁钥”、“上郡咽喉”之称。相传这里的守望士卒把腰鼓同刀、弓、箭作为战斗中不可或缺的战争装备。一遭敌袭,便以鼓告警,传递信息;若两军交锋,便击鼓助战,威慑敌人;若敌众我寡,战事失利,就以鼓告急,请求援助;当克敌制胜,则以鼓为乐,庆贺胜利。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战争减少,将士们以腰鼓为道具仿作战时的动作打腰鼓、练体能、乐生活。久而久之,这种活动流传民间,成为民众庆丰收、祝节日、乐生活的活动形式而广为流传。
而今,安塞腰鼓仍保留和体现作战时的动作和打法,成为传统腰鼓动作的基石和艺术性的本源。打“缠腰鼓”就是展士气、抖精神。过去的战争武器装备无非就是刀、弓、箭,说到底就是矛与盾的较量。作战时,当敌人用长矛正面刺来时,用盾一挡踢开长矛,随机转身避其锋芒,寻找战机与敌搏杀。“过裆鼓”是根据士兵拼杀时的踢腿、转身和跨越动作演变而来。安塞是草原牧民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结合地。草原作战离不开战马,战争是马背上的厮杀。“马步横移”是根据骑马作战的姿势演变而来。鼓手上下击鼓,两手挥剑,左右搏杀,展示士兵骑着战马驰骋疆场英勇作战的情景。除此还有“缠腰鼓”、“连身转”、“欢庆鼓”、“下岔鼓”、“二起脚”、“三脚不落地”、“打八岔”、“无底洞”、“鹞子翻身”、“滚驴粪蛋”等等。这些腰鼓动作都是保留战时本能动作的体现,是对腰鼓渊源最有力的说明。劳动学说中同样有“十字步”、“劳动步”和“丰收步”等。巫仪学说中也有“拜观音”、“拜四方”等。不一例举。
艺术性。安塞腰鼓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完美的艺术性,它不单是一种取乐红火的娱乐活动,而且融舞蹈、武术、体操、打击乐、吹奏乐和民歌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表现形式。鼓手们表演起来摇头有股能劲,挥槌有股狠劲,踢腿有股蛮劲,转身有股猛劲,跳跃有股虎劲,全身使出一股牛劲,看了给人带劲,听了给人鼓劲,实实在在足劲。这就是安塞腰鼓的艺术精华之所在、魂之所在。
安塞腰鼓在流传中形成了粗犷豪放、彪悍威武、刚劲激昂、气势磅礴、浑厚雄壮、威猛刚烈、铿锵有力、舞姿优美、潇洒大方、流畅飘逸、快收猛放、有张有弛、群而不乱、变化多端等特点。
安塞腰鼓其所以千年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它形成了独特、完整和完美的演艺形式、艺术性、艺术体系、动律和特点,这也是它独树一帜的重要标志。
社会性。安塞腰鼓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是历代人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不断提炼、丰富和升华的结果,是最受人们喜爱的意志、精神和情感的绝佳表现形式,而这种喜爱和精神渗透到代代人的骨子里,注入辈辈人的血脉中。安塞素有“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人人都会打腰鼓”之说,说明其喜爱和普及程度之高,群众基础之厚。腰鼓创造精神,这种精神体现和反映在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鼓舞和激励着人们勇于生活、乐于生活。千百年来,安塞腰鼓为活跃广大民众生活、锤炼意志、锻造精神、表达思想、抒发情感、讴歌劳动、赞美生活、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安塞腰鼓不仅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有着深刻的社会基础。党中央、毛主席在延安时期,腰鼓为动员和鼓舞广大民众积极投身全国抗日、解放和克服边区经济封锁带来的困难发挥重要作用。鲁艺文艺工作者对安塞腰鼓进行挖掘改造,全国解放后他们将安塞腰鼓带到祖国大江南北并生根、开花、结果。1951年,安塞腰鼓参加国庆活动后给党中央毛主席进行了汇报演出。随后不久在布达佩斯世界青年和学生联欢节上,由中国青年文工团表演的安塞腰鼓获金奖。
安塞腰鼓随着时代的发展,其用途和功能不断扩延,广泛应用到文化、教育、体育、旅游和社交等领域。安塞腰鼓先后四次参加国庆盛典和活动,参加了百余部电影电视拍摄,参加了亚运会和全国第四、第五届城市运动会表演,先后多次参加外国元首接待礼仪活动,代表中国政府参加了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文化艺术交流和“创建中国文化品牌”活动,参加了香港、澳门回归庆典和国内无数次调演、汇演和比赛。
胡锦涛总书记两次来安塞视察工作,与民同欢过大年,扭秧歌,看打腰鼓,他的身影定格在影视,留在人们心中。习近平总书记同样两次来安塞体民情搞调研,指导乡村振兴兴产业。腰鼓活动表达了群众对党中央、总书记和美好生活的热爱,也表达了民众在党的领导下齐心协力为祖国繁荣昌盛奋发努力的信心和决心。
安塞腰鼓在国内外重大活动中频频亮相,为国争光为民族添彩,成为社会活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安塞人用心演绎着自己的艺术,用精神支撑着自己的艺术,用生命传承着自己的艺术。他们用艺术实现了一个个梦想,创造了一个个奇迹,树起了一座座丰碑。
地域性。安塞地域的形成经历了千万年的地质演变和风风雨雨的冲刷洗礼,形成了梁峁遍布,山大沟深,交通不便,民众生活十分艰苦。越是艰苦的地方歌越多艺越多,民众们要竭力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艺术形式来表达他们不甘穷、不服穷、摆脱穷、治服穷的愿望和意志,于是就用腰鼓展示自己的精神,用民歌抒发自己的感情,用剪纸表现自己的情趣,用绘画描绘自己的希望,使自己生活的快乐些、充实些、洒脱些、甚至超越些。
安塞这块神奇的土地,养育了安塞人艰苦朴素,吃苦耐劳,不畏艰难,团结奉献精神。代代人在他们创造的艺术中陶冶情操,锤炼意志,抒发情感,振奋精神。安塞人与腰鼓为伴,与腰鼓同欢乐,与腰鼓共生存,他们在腰鼓精神的激励下,与恶劣的自然环境相抗衡,与苦难命运作斗争,与时代同发展,与社会共齐鸣,在家乡的大地上创建美丽幸福家园。
安塞腰鼓的起源早有定论,得到专家学者和国家的认可,这已是再明确不过的事实。可有些人大肆宣扬安塞腰鼓源于横山老腰鼓。对此,笔者有必要谈几点看法。
一、安塞腰鼓经专家实地考证,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得到学术界和社会的认可。安塞腰鼓参加国庆盛典时,国家向 全国和世界公布了安塞腰鼓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这有国庆盛典活动为证。
二、安塞区招安镇岳中庄挖掘出了一座宋代古墓,出土的画像砖上有两幅打腰鼓的图案。经专家鉴定为宋代作品。浮雕造型的形象简练传神,人物服饰道具与今天的腰鼓手基本相似,舞姿激越奔放,动作古朴大方,雄健有力。腰鼓画像砖展于安塞区文化文物馆。
甘泉县雨岔乡出土了一座宋代古墓,古墓里的画像砖上有一男子高举圆形大伞,身背腰鼓,绸带系在腰间。随着身子向前跳跃,绸带飞扬,舞姿矫健优美,刚劲有力,成弓箭状。据《安塞县志》载:“其境包括甘泉县北部”。雨岔乡原属安塞县,1935年11月划归甘泉县辖。
除上出土的宋代腰鼓画像砖外,宝塔区冯庄出土宋代腰鼓画像砖。此地原属安塞辖。这就充分说明安塞在宋代腰鼓活动就广为流传。
三、横山老腰鼓在申遗资料中显示,老腰鼓源于民国时期。有人说,横山部分人民国时期迁移到安塞,这些人将腰鼓活动带入安塞。所以,安塞腰鼓源于横山。那么,稍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是宋代历史久远,还是民国时期历史久远,不言自明。况且这些年代也好腰鼓的起源也罢,要有历史的实物和事实来佐证。尊重历史和事实是每个人和学者的最基本素养。如果说,安塞腰鼓起源横山,那么,横山至少要有宋代或比宋代更久远的历史佐证,并被专家和社会认可。以上三点足以说明问题。无需赘言。
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人口众多,人文艺术底蕴深厚,全国仅鼓类就有千余种,其中安塞腰鼓就是中国五大名鼓之一,在祖国鼓文化的艺术大花园绽放着璀璨的艺术光芒。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全力用心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国宝艺术,为祖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做贡献,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走向世界。
安塞腰鼓民族的、中国的、世界的!
责任编辑:韩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