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中读书时期是我家最难熬的日子

2023-06-27 | 来源:本网 作者:老漠
       今年是清中建校70周年。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只要能考上大学,便可以端一个铁饭碗。清中,作为清涧的最高学府,当时教学质量高,师资力量强,成为所有家长和学生向往的学校。
  我记得,当时我考在了高杰村中学,本来高杰村中学是当时的第二所县办中学,按照区域招生,也很不错。但是清中这个第一学府,还是有很大的吸引力,于是在高二的时候,我们在高杰村上学的几位学习相对较好的同学,参加了清中的插班考试,结果,我也幸运地成为清中生,成为清涧街头的一员。
  那个时候,二弟刚上高中,三弟上了初中,父亲在解家沟中学教书,本来我们在解家沟上学,既省钱,又省精力,但在母亲的主张下,父母做出了当时应该说最超前、最重要的决定,鼓励我们都上清中,接受最好的教育。于是,我们在城郊东门湾租了一孔可以说简陋的不能再简陋的窑洞,从此开启了我们的“城市”生活。
  说实话,那个时候,可以说是我们全家最艰难、最难熬的时候。一方面,物质压力大,用邻居阿姨的话说,“三个秃头小子,吃死教书老子”,我们都是长身体的时候,家里本来光景还算不错,毕竟父亲还有一份工资,但是,父亲工资低,全家的衣食住行,哪一个不要钱?母亲当时最怕我们吃零食,因为一吃零食,正顿饭就不够吃了。房东给我们拿来一把蒜苗,母亲看了半天不知道怎吃,最后决定包成饺子,结果我们弟兄吃了个精光,感觉那是世界最好的美味了,于是得出一个结论:蒜苗就是做饺子馅的。事实上,那个时候穷,只要有点油水,吃什么都香。邻居是城里人,俩口子都有一份固定工作,那可是我们最羡慕的对象,人家的青椒抄肉,那个味道,成为我一生难忘的味道,一生想起就心酸的味道。另一方面,是精神压力大,那个时候,考大学很难,专门为孩子背井离乡的少之又少,有人甚至带着嘲讽的口吻对母亲说,“命苦人走到蜜州不甜”“你现在租房供书,看到时候你再怎样回咱农村”。尽管母亲心里一直认为,我们要受最好的教育,一定能考上大学,走出农村,改变命运,但考大学谈何容易!心里能踏实吗?能安心吗?能没有顾虑吗?真可谓“压力山大”!
  记得我高考补习以后感觉还是不大自信,为了保险,决定报考技校,结果考了一个第一名,因为报考自愿和不知名状的一些原因,都落空了。我当时还在学校门,不懂得人情世故,父亲老师一个,又没有什么人际关系,但父亲还是拿了点钱,跑在榆林找“关系”,结果找的是他同学,和他一样,分析来分析去毫无办法,印象中父亲急的不知所措,把家里拿的那点钱装在兜里,怎么也找不到,最后在裤腿里找到了。我能想象来,父亲当时一定是满头大汗,神情紧张,疲惫不堪,甚至有点恍恍惚惚。
  我们三兄弟刚到清中的时候,父母还没有租下窑洞,因为三弟年龄偏小,我总是有点放心不下,往往在夜自习的时候去教室外面“查岗”,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几个晚上在教室里居然不见三弟的踪影。于是我赶快找班主任,找科任老师,最后让邻舍的同学监督,总算把三弟的心找了回来。我当时在想,假如弟弟变坏了,我怎么给父母交代哪。尽管三弟后来考了大学,上了研,但本来初中就是“小专”的“一号种子”,结果未能给父母提前“赚到工分”,现在想来还有点后怕。
  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每当高考的时候,母亲给我们的早点就是一根油条,两个鸡蛋。尽管这点吃喝,但里面包含着父母的全部情感和希望。甚至母亲会悄悄地祷告“神神”,保佑我们金榜题名。所有这些,其实我们儿女看得清清楚楚,心里也明明白白,这是父母的希望,实际上也给了我们无形的压力。好在,两个弟弟都从清中跨进了大学校门,母亲的油条鸡蛋“变现”了。
  想起了弟兄三人围着一个缝纫机学习的场景;
  想起了弟兄三人坐在操场吃着三份烩菜、两个白面馒头、一个玉米团子的场景;
  想起了父亲带着弟兄三人给房东、邻居扫雪、搬煤、挑水的场景;
  想起了我们名落孙山时父母无奈无助的眼神;
  想起了我们金榜题名时父母终于走在了人前、挺直腰板的背影……
  在清中的几年,我们在难熬中成长;
  在清中的几年,我们在努力中前行;
  在清中的几年,我们在期盼中拼搏;
  在清中的几年,我们在卑微中一步步走向了永恒……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