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清渭楼

2023-06-05 | 来源:本网 作者:陈辉
       这个春天的雨是非常勤快的,不时会有细丝点点飞落。渭河的水面不太宽阔,蒙蒙里浮游着一片氲氤青岚。两岸的垂柳被风裁剪成千丝万缕,映衬着这天水一色的景致,也映衬着俊朗健硕的清渭楼。这样烟雨霏霏的春日,在滋润了万物的同时,也洗濯了清渭楼鲜亮的身姿。
  我在渭河岸边来回地走动,任凭细雨打湿着头发和衣服。在目所能及的位置,一直注视观望着它。怎么看它都像是一位标致的新郎,烟雨中尽显眉清目秀的英气。我不知道用了两千多年的时光,筚路蓝缕的路途历尽坎坷,它怎么仍然如此地光彩照人呢。
  让人聊以欣慰的应该是今天的盛世,使清渭楼顺袭着起始的脉络,绵延不绝地一路走来,再亮相于今日秦都的渭河边上。回首清渭楼的前世今生,几多磨难起伏、几遭毁损兴起,这样命运多舛而又几获新生,实属不幸中的万幸。
  当秦始皇横扫六合、统一国家后,雄踞咸阳而都、滨临渭水而居,就注定了在渭河岸上的这个都城,需要鼎定一座扬威镇世的屋脊,以彰显大秦帝国的雄风伟力。于是,闻名天下的“咸阳楼”,就屹立于大秦国都的城池里了。
  岁月无常、历史兴替。尽管汉宫秋月冷落了昔日的威严,“咸阳楼”也遭遇了风云洗刷,而大汉的礼仪,仍然保全着“秦楼”的体面。就是到了渭城朝雨的盛唐时代,古“咸阳楼”几经遭遇损毁,又得而复修,新命名的“咸阳东楼”依然名冠华夏,位列我国四大名楼之中,与黄鹤楼、鹳雀楼、岳阳楼比肩齐名。
  历史总是在兴与衰的反复里交替,名胜古迹在风雨硝烟里被损在所难免。但是一句“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诗句,让“咸阳东楼”名满天下。这是唐代诗人许浑在《咸阳城东楼》里的句子。正所谓“楼因诗名、诗因楼传”,哪怕楼宇毁失,而诗句会永远传承下去,这就是精神血脉的生生不息,也是文化传承的无尽力量。
  公元1035年,也就是北宋景佑二年,有一个名叫黄孝先的福建学子,来咸阳履职被任命为知县。此人饱读诗书,尤喜于人文历史,且廉政勤勉,务实于干好具体的事务。在他的主导下,历时三年多重新修复了古楼,并命名为“清渭楼”一直沿用至今。
  楼成后,黄知县即兴赋诗以示庆贺,留下了千古名诗《留题清渭楼》,诗曰:“黄翁爱山不知休,每日不下清渭楼。为官落得官下瘾,爱山不得山中游。朝看暮看山更好,古人今人空自老。天生定分不可移,白云悠悠寄怀报。”黄孝先来咸阳做知县五年,除日常履行公务外,极大的精力用于清渭楼的重修建设,他殚精竭虑造福一方的历史功绩,仍然值得今天的人们铭记于心。
  元、明期间,社会动荡不休、战火纷飞频繁,清渭楼的命运也和时代共同相依。几经战火焚毁再又修复,多次离开原址复又重建。直到公元1749年,即清乾隆十四年重建清渭楼时,选址在咸阳城东门外的古渡旁。至此,清渭楼走出了咸阳城内定居在渭河边上。后来也经历了多次的毁而又建,但它一直都在渭河岸上。有渭河水在,就有咸阳城在;有咸阳城在,就有清渭楼在。
  1992年2月,清渭楼被咸阳市人民政府列为“历史文化名城重点保护单位”。
  2001年2月,咸阳市人民政府作出重建清渭楼的决定。
  2004年10月,清渭楼动工兴建。它离开了原来拆除的位置,选择咸阳古渡遗址附近的渭河边。这一次重建,给社会各界带来了极大的期望和反响。因为清渭楼在咸阳人的心里分量很重,都希望早日建成,以更好地展现千年古都的文化魅力。
  然而,真可谓好事多磨。清渭楼的建设长达十年之久、历经艰难曲折,终于在2014年12月竣工建成。在这十年中,有过怎样的酸甜苦辣人们不得而知。但是,大众对清渭楼的期盼望眼欲穿,清渭楼的脉搏仿佛与咸阳人同时跳动,它的灵魂似乎和这座城市连接在了一起。
  2023年的这个春天,天气的变化就像娃娃的脸一样反复无常。早穿棉衣午穿单的样子司空见惯,忽雨忽晴更是防不胜防。好像说这种反常叫作“远日点现象”,是百年不遇的极端气候现象。由于地球和太阳在运行时,距离拉的远远大于往年,因此气温寒冷、降雨偏多。这也许又是那个专家说的,反正信不信由你。
  就在这样细雨霏霏的中午,我又一次来到清渭楼游览。看着高大宏伟的建筑,我不能想象它与秦皇汉武唐宋明清的版本有何区别,但是眼前渭河的流水,依然像从前一样缓缓地向东远去,所不同的是近前的那个咸阳古渡,河水在拍打着冷清清的石板遗迹。
  今天的清渭楼气派雄伟,虽然说是明清建筑风格,但飞檐斗拱的霸气素有秦汉遗风,琉璃盖顶的奢糜更显盛唐华丽。成然是仿古但仍难掩现代的点缀,不管怎么说是它传承了古楼的灵魂。面河而向的庄重威仪,让咸阳人找回了千年帝都的荣耀,也映照出昔日秦城的繁华。
  此楼身高五十一米,地上九层、地下一层,基台东西长106米,南北宽89米,建筑面积达2,4万平方米。楼体周围的广场平坦宽阔,花簇环绕绿植茵茵,其他配置也一应俱全。据了解,这里已经辟为美术博物馆,集展览收藏、学术交流等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馆藏拥有历代书画精品及大量的陶、瓷、玉和青铜器文物,实为咸阳的藏宝楼,无愧于千年清渭楼的身价和荣光。
  清渭楼在烟雨淼淼里清濯秀丽,似雾似雨的迷幻模样更加诱人。檐头上几只鸟斜刺冲向渭河飞去,让我想起那一年在洞庭湖畔的岳阳楼上,也是一个阴雨天里鸟儿横飞的同样景象。我不知道楼与楼之间是否有同质对应,但我相信有生命的鸟儿之间一定会有灵性的。我庆幸我们的四大名楼还都齐全完整,也庆幸咸阳的清渭楼屹立同在。
  作者简介
  陈辉,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 。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