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笔丹心铸诗魂——观向声文篆书毛泽东诗词巨作
2025-03-30 | 来源:本网
作者:包维军
【编者按】近日,书法家向声文历时两年用篆书完成了毛主席119首诗词的长卷创作,他计划再将网文《毛泽东赋》录入并完成后记撰写 ,以下是作家包维军对向声文长卷作品的一个评价,供读者参阅。
在宣纸的经纬间,墨色游走如龙蛇,青铜器上的甲骨文在千年后苏醒,化作一阙阙红色诗篇。向声文先生以篆书铭刻毛泽东诗词的壮举,恰似在时光长河中架起一座青铜古桥,让现代中国的革命诗情与古老文字完成了一场震撼人心的对话。
向先生的字,铁线银钩见匠心。篆书笔法如刻刀般刚劲,每个字都需凝神屏息。向声文先生临池不辍,将《沁园春·雪》的磅礴气势注入婉转的曲笔,让"千里冰封"的凛冽在圆润的垂露篆中凝结成霜。创作《七律·长征》时,他独创"飞白走红"技法,以枯笔飞白表现雪山铁索的苍劲,用朱砂点缀红旗漫卷的壮丽。三万六千次提按转折,不仅是腕力的较量,更是心血的沉淀。
向先生的字古篆新章续文脉。甲骨文的祭祀符号、金文的青铜纹饰、小篆的玉箸垂芒,这些沉睡在博物馆的文明密码,在向声文的笔下焕发新生。他巧妙运用"会意"造字原理,让"问苍茫大地"的"问"字化作仰望星空的侧影;"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竞"字,通过叠篆技法呈现百舸争流的动态。这种创造性转化,让古老文字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鲜活载体。
向先生的作品翰墨丹心映山河。当《菩萨蛮·黄鹤楼》的飞檐翘角在篆书中化作升腾的笔势,当《水调歌头·游泳》的浪花在墨色中翻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艺术的重构,更是精神的共振。向声文将革命浪漫主义情怀注入金石气韵,让"数风流人物"的豪迈与"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哲思,在方寸之间激荡出震撼人心的力量。这种创作,是对红色基因最深沉的文化解码。
在数字洪流冲刷传统文化的今天,向声文先生的篆书长卷如同青铜编钟,以金石之声叩击时代心弦。这不仅是个人艺术修为的巅峰,更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典范。当我们的手指划过那些凹凸有致的篆文,触摸到的不仅是青铜时代的温度,更是一个民族在复兴路上对文化基因的深情回望与坚定传承。


向先生的作品翰墨丹心映山河。当《菩萨蛮·黄鹤楼》的飞檐翘角在篆书中化作升腾的笔势,当《水调歌头·游泳》的浪花在墨色中翻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艺术的重构,更是精神的共振。向声文将革命浪漫主义情怀注入金石气韵,让"数风流人物"的豪迈与"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哲思,在方寸之间激荡出震撼人心的力量。这种创作,是对红色基因最深沉的文化解码。

责任编辑:韩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