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邦翰墨】临刻帖所思
2025-01-12 | 来源:美篇
作者:为你开心
各种刻帖流传了几百年上千年了,作为历史上的正统字帖,喜欢的人爱之弥深,不喜欢的人又弃之不学。好与不好,得先从目的出发,想从中获得什么?是书法正统,还是书法基本技能。是想得到正统名分,还是想提升书写能力。
刻帖都是名家法帖,精选之作,传播久远。在书法的承传上功不可没。应该说,刻帖较好地保存了古人书法的部分样貌,但是,无法原汁原味呈现,只是简单的毛笔书写样式,甚至看不到基本的书写技巧,更多的精神意象更是无从获得。我们津津乐道的张芝索靖“二王”书法等等都是模糊的影子。
如果把刻帖当作真正的法书临摹,而且钻研很深,把刻帖当真迹,就会深陷入其中,得出的结论就是偏颇的,也没有走出来的可能。以前人是没办法的办法,能有刻帖已非寻常人家,如今还守着刻帖,就有点落伍了。刻帖往往被人临着临着自然而然当成真迹了。与石刻一样,头脑清醒有大才力的人,对他们都是一种借鉴而已。
不论刻帖还是石刻,我们能看到的都是再次多次创作的结果,与毛笔书写相去甚远,不管刻得多么像。学习的最好方式是找到它们最为吸引人的部分,引发自己的兴趣、思考和精神提升。一是按图模拟回到毛笔书写,二是按图延伸直取精神想象。
长期临摹刻帖,改变了人们对书法的审美,与科举考试共同成就了馆阁体,坑了很多写字的人,误了很多书法家。
任何字帖都不会提供现成的答案,书法的路是自己趟出来的,正如历史上临刻帖而卓然独立的那些书法大师们。(焦点 荐)
魏翰邦书法作品欣赏

如果把刻帖当作真正的法书临摹,而且钻研很深,把刻帖当真迹,就会深陷入其中,得出的结论就是偏颇的,也没有走出来的可能。以前人是没办法的办法,能有刻帖已非寻常人家,如今还守着刻帖,就有点落伍了。刻帖往往被人临着临着自然而然当成真迹了。与石刻一样,头脑清醒有大才力的人,对他们都是一种借鉴而已。
不论刻帖还是石刻,我们能看到的都是再次多次创作的结果,与毛笔书写相去甚远,不管刻得多么像。学习的最好方式是找到它们最为吸引人的部分,引发自己的兴趣、思考和精神提升。一是按图模拟回到毛笔书写,二是按图延伸直取精神想象。
长期临摹刻帖,改变了人们对书法的审美,与科举考试共同成就了馆阁体,坑了很多写字的人,误了很多书法家。
任何字帖都不会提供现成的答案,书法的路是自己趟出来的,正如历史上临刻帖而卓然独立的那些书法大师们。(焦点 荐)
魏翰邦书法作品欣赏
责任编辑:韩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