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建兴篆书:古韵与现代审美碰撞下的艺术新篇

2025-01-05 | 来源:本网 作者:焦点
  甘肃,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书法艺术的历史长河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东汉的张芝,以开创性的“一笔书”成为“草圣”,引领草书新风尚;到汉魏梁鹄的八分体备受曹操青睐;西晋索靖的章草出神入化,辛谧书法被奉为圭臬;再至明代胡缵宗雄浑刚健的笔锋。这些甘肃籍书家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技艺,在中国书法史上留下了深刻且不可磨灭的印记,其作品传承千载,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彰显着甘肃书法的深厚底蕴与重要价值,持续为后世书法发展提供无尽滋养。
  在书法艺术的历史长河中,篆书宛如一颗古朴而深邃的星辰,闪耀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辉。马建兴的篆书作品,恰似一艘在传统与现代浪潮中稳健航行的艺术之舟,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驶向新的审美彼岸,为古老的篆书艺术翻开了崭新篇章。
  马建兴的篆书笔法精妙绝伦,深刻体现了古人“藏头护尾,力在字中”的用笔要旨,与蔡邕在《九势》中所倡导的理念一脉相承。其线条起止含蓄蕴藉,圆润饱满且中锋用笔,每一笔画皆似被赋予了生命之力,凝练浑厚而富有立体感,笔力贯注其中,完美诠释了“骨丰肉润,入妙通灵”的审美境界。同时,其笔法谨遵“篆尚婉而通”的精髓,线条委婉流畅,如丝带舞动,圆润中又不失劲挺,于婀娜多姿间尽显刚健婀娜之态,看似婉转轻柔,实则内力充盈,在曲折回环中贯通一气,将篆书线条的独特美感展现得淋漓尽致,既传承了传统篆书笔法的古朴典雅,又融入了灵动鲜活的个人风格。
  在结构布局上,马建兴深谙古人“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的结构美学。其篆书在遵循对称、均衡的传统法则基础上大胆创新,于对称中巧妙寻求变化之美。各部件之间呼应紧密、疏密得当、揖让有致,犹如天地万物般和谐共生。这种结构安排既赋予文字庄重沉稳的建筑美感,又以灵动的变化避免了刻板僵化,精准拿捏了现代审美中秩序与变化的平衡分寸,让观者在欣赏时既能感受到篆书的威严古朴,又能捕捉到活泼新颖的时代气息。
  从整体布局审视,马建兴的作品精妙地演绎了“计白当黑”的古典智慧。留白之处并非虚无,而是与笔墨线条相互交融映衬,共同营造出空灵、悠远、深邃的意境之美。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间距疏密得宜,气脉连贯相通,恰似山间清泉潺潺流淌,自然而流畅,呈现出一种雄浑大气又不失细腻婉约的格局风范。这种布局在现代审美语境中,契合了人们对艺术作品简洁而意蕴丰富、宏观且微观精致的追求,宛如在繁华喧嚣的尘世中开辟出一片宁静澄澈的精神绿洲。
  马建兴的篆书作品,是在对古代书论深刻洞察与感悟基础上的匠心独运。他凭借现代人的审美视野与真挚情感表达,唤醒了古老篆书沉睡的艺术灵魂,使古韵与现代审美激情碰撞、交相辉映,成功谱写了属于自己的艺术华章。在书法艺术的浩瀚星空中,其作品闪耀着独特而迷人的光芒,为当代篆书艺术的发展拓展了新的航道,引领着我们在传统与现代交织的艺术征途上不断探索、勇毅前行,持续领略书法这一古老艺术永恒不朽的魅力与绵延不绝的创新活力。

  马建兴个人简历:
  马建兴,男,汉族,甘肃武山人,现为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省工笔画协会理事,甘肃省毛体书法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兰州市城关区书法家协会秘书长。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