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安康白河法院:做好“四篇文章”,以高质量法治文化抓实“孝义文化进机关”

2025-01-16 来源: 作者:
  近年来,白河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积极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一统五心”党建思路,做好“快、调、审、防”四篇文章,用心用情用力解决涉老纠纷问题,切实为老年人合法权益撑起法治“保护伞”,以高质量法治文化抓实“孝义文化进机关”,在全社会营造尊老敬老的良好风气,为白河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2024年相关经验做法在《安康宣传》孝义善举培育工程专刊上刊发,被市县两级宣传部门确定为孝义文化进机关观摩点,接受了市县两级的现场“检阅”。
  优化诉讼服务,做好“快”的文章。建立涉老诉讼绿色通道,对涉老年人权益案件特别是赡养纠纷,坚持优先受理、优先审理、优先执行,对书写诉状确有困难的老年人,实行口头起诉,立案部门快速立案。优化适老诉讼服务便民设施,为老年人预留便捷安全的绿色通道,在诉讼服务中心、审判庭放置医药箱、老花镜、放大镜等老年人常用物品。综合运用执行措施和司法救助政策,坚持定期回访,督促义务人按照生效裁判及时履行义务,确保老年人权益及时兑现。
  注重亲情修复,做好“调”的文章。坚持将调解工作贯穿案件审理的全过程,在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同时,以家庭和睦为导向,运用“一说两讲”“1+2+3委托、委派调解”等机制,邀请人大代表、五老乡贤、乡镇干部等参与赡养纠纷调解,构建立体化调解网络,争取赡养纠纷调解结案,为老人解除后顾之忧。近三年来,白河县70%的赡养纠纷均以调解方式结案。
  善用审判方式,做好“审”的文章。审理涉老权益案件时,注重弘扬孝义文化、加强道德教化,加大巡回审判力度,组织案发地群众及留守老人旁听,引导老年人学法用法懂法,教育子女树立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理念,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善用“判后寄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用司法的柔性手段实现法律的刚性要求,在解“法结”的同时,化解双方“心结”,促进“案结事了人和”。
  深化多元共治,做好“防”的文章。推进赡养纠纷普法宣传常态化,深入镇、村(社区)开展赡养义务、防范养老诈骗等老年人权益保护法治讲座,提升群众法治意识。善用媒体力量,大力宣传赡养纠纷典型案件和经验做法,在全社会形成共同预防赡养纠纷的浓厚氛围。联合多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依法惩处不履行赡养义务行为的具体办法》,严厉打击县域内不赡养行为,有效遏制了赡养案件高发态势,树立崇德向善有好报、不孝不义有惩戒的鲜明价值导向。近三年来,赡养案件较往年同期下降了60%,每年赡养案件均不超4件。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白河法院将继续用法律的尺度去维护家庭的温度,大力弘扬孝义文化,全力打造“法护银龄”“法暖夕阳”等特色品牌,通过巡回审判、法治宣讲、案件回访、庭审观摩、法律咨询等方式,切实提升老年人司法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白河实践贡献法治力量。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