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民主与法制陕西记者站走进咸阳市渭城区 诉源治理网格化 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

2024-01-30 | 来源:本网 作者:王芳玲 李玉琴

  1月26日,民主与法制陕西记者站地区相关负责人一行分别前往咸阳渭城区文汇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渭城区永奇调解工作室、渭城区人民法院,就诉源治理网格化管理方面的工作进行了采访。

  渭城区文汇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书记向记者介绍道,辖区的工作人员由老干部做专职调解员,主要处理一些婚姻家庭和民间借贷的纠纷。为不断提高便民服务水平,2022年12月该辖区成立了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永奇调解工作室”,群众有矛盾社区调解不了的,会转给“永奇调解工作室”,街道办调解完后再送到渭城法院进行司法确认。

  另外,该辖区内实施视频监控全覆盖,每600户一个网格,现有90个网格员,网格员每天走访4-5户群众进行宣传,没有宣传任务的网格员就针对辖区内的精神障碍患者、孤寡老人、留守老人等进行慰问、帮扶。其次,为了留住网格员,该辖区鼓励工作2年以上的网格员可以考社区工作,工资可以翻两番。

  对于辖区内网格员的管理工作,渭城区文汇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书记向记者介绍到,辖区内的网格员包括服务员、信息员、排查员、宣传员、调解员、牵头员,主要工作原则就是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把“枫桥经验”更细化;为提高网格员工作素质,组织定期进行培训,另外该辖区与政法系统合作,把监控视频和派出所兼容共享起来,网格员队伍包括聘请的快递员、外卖员来做志愿者,与两所大学、道北的铁中铁小、文汇路小学、咸阳中学、初级中学以及辖区的其他小学幼儿园约18所学校进行合作;为解决校园护学岗的压力比较大问题,辖区派出所跟护学岗、网格员联动起来,及时解决发现的学生安全问题。13个社区分东中西共设了三个示范调解室,定期做社区两见警:白天见警车,晚上见警灯。

  为进一步解决群众咨询问题,渭城区文汇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了一个专门的“办不了窗口”,一杯热水一个微笑,进行具体问题收集,矛盾纠纷分到永奇调解工作室,民政上的事分到民政上,找到原因再持续解决,另外设立12345民情热线。

  对于重点人群,社会区通过联动抓好管理,政法工作专班的协动联防和指挥中心后台数据库精准管控,定期组织派出所对辖区重症精神病患者、社戒社康人员、社区矫正对象、邪教人员等进行入户走访,教育监管,实现重点人员违法犯罪“零发生”。

  永奇调解工作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到:“工作室每个月大概调解6、7起纠纷,成立一年多以来,共调解了有一百多起纠纷,主要包括家庭纠纷、邻里纠纷、家产继承、打架纠纷等。”

  在调解一起抚恤金分割纠纷时,工作人员向当事人表明,即使兄弟为养子,也有尽赡养义务,按法律可分得相应的抚恤金,赡养义务尽的多的抚恤金就多分点,当工作人员将走司法途径的利害关系向当事人介绍清楚后,对方接受了工作室的调解。调解书一出,文件发送到上海后,钱立马打了过来,问题得到了成功解决。像这样的案例很多,基本上都是按照这个方案解决的。因为法院打官司要举证、排案子、一审二审,使当事人精疲力尽,但是当事人如果来到调解工作室,一边喝着水,一边和工作人员谈一谈,只要思想上想通了,问题很快就能得到解决。这唯一考验的就是调解员的耐心、公正心。

  咸阳市渭城区法院院长王旭辉在介绍法院诉源治理工作时讲到,2023年,渭城法院一万多起案子中接受诉前调解的就有4000多起,2023年,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受理各类民商事纠纷5737件,涉案总标的额约16.6亿元,成功化解4180件,司法确认869件,案件调撤率为72.86%,为当事人节约诉讼费、执行费、律师费等600余万元。其中,成功调解了中铁某公司合同纠纷41案,涉案标的6300万余元,节约诉讼费用200万余元。如果30天没有结案的,则会从线上导入诉讼程序。

  渭城法院第一调解室75岁的孙调解员,是总后军需工厂党委书记,厂长,2015年到渭城法院做人民陪审员,2021年进入调解员工作,在陪审的时候有合议庭。孙调解员讲到:“平常在工作中,我经常跟法官做案件探讨,调解工作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逐渐成熟的。”

  谈到经验传授,孙调解员笑着说:“我们也不是法官,给老百姓纯粹用法律讲他们头就大了,只能充分运用法礼结合公序良俗,从调解方面抓住当事人心里,能到法院来立案的都是比较突出的案件,我们会充分了解案情,找到突破口,给当事人降低诉讼成本。我们最明显的作用就是给法官减负,复杂案件最后还是要走法律程序,但还是要走调解这个程序,把基础给打好。”

  近年来,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探索符合区情实际的治理路径,将诉源治理网格化,让渭城区基层社会治理不断焕发出蓬勃生命力。

责任编辑:李欢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