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医务人员拿回扣等违纪行为将移交纪检部门

2023-08-10 |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作者:李新怡 白仲夏

  近日,号称“史上最强”的医疗反腐正在进行,几乎每天“进去”一个院长。

  医疗行业有多腐败,为何会滋生腐败,反腐的拳头应该砸向哪儿,将对行业带来怎样的震动?华商报记者对话几位业内人士,以期了解行业腐败内幕,以及这一轮医疗反腐可能产生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这轮反腐风暴下,陕西也出击了。前不久,陕西省面向社会征集意见,明确提出,医药代表不得向医疗机构给予回扣,医务人员违纪将移交纪检部门。

  有多腐败?

  查且狠查 每天“进去”一个院长或书记

  查且狠查!每天“进去”一个院长,一场号称“史上最强”的医疗反腐风暴正驶向深水区。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今年全国至少有168位医院现任或者原任院长、书记被查,数量已超过去年全年的两倍。分地区来看,南方省份的反腐力度整体强于北方,其中广东、四川是反腐力度最大的地区,两省分别有41位、33位院长、书记被查,合起来占全国被查医院院长、书记总数约44.5%;北方省份中,山东是反腐通报数量最多的省份,已有11位院长、书记被查。

  从职务能够看出,这些落马被查的并不是来自于广受诟病的莆田系等民营医院,而基本都是一水的公立医院当家人。从职务级别也可以看到,被查的大多数来自于县级或者地级市医院,但也不乏实力雄厚的三甲医院,比如,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原党委书记范玉强,广东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张建民,以及7月25日主动投案的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原党委书记吕涌涛。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院长、书记被查的同时,还有诸多医院科室主任以及多家药企上市公司高管落马。显然,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反腐不但紧盯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人员等“关键少数”,而且还是受贿行贿一起查。

  医院基建、大型仪器设备采购环节,是医疗系统腐败高发区。一旦出事,就是窝案、串案,查获一人牵出数人甚至数十人的大案。据官方此前披露的一个案例,云南普洱市人民医院一台进价1500万的医疗器械直线加速器,却是以3520万元买入,当时的院长吃掉的回扣比机器本身还要多!这桩受贿案件最终牵连7名公职人员受贿,13名供货商行贿,几乎算是“一锅端”。

  为何腐败?

  医药代表花钱购买“入门证”需“打点”领导、医生

  为何会滋生腐败?一位陕西省内县级二甲医院的主任医师给华商报记者举了个例子。

  同样效果的药品或器械,到底谁能进入医院?医药代表为了推销自家产品进医院,首先需要“打点”院级领导、科室主任,这就是一笔可观的“入场费”。同时,为了推动产品销量,还需要为基层医生提供一定的“提成”。此外,以学术推广的名义开展“带金销售”,大包大揽医生、医院领导的差旅费还不够,甚至还会包圆儿家属的旅游费。换言之,部分医药代表获得“入门证”的方式,就是送钱。

  治病救人的事儿一旦牵扯上巨额利益,这件靠良心的事儿可能就变味儿了。这不仅会影响医生的诊疗行为,不利于医改的深入推进,也会间接带来“看病贵”的后果。

  因此,严控医药代表违法的销售行为,让他们没办法用利益来换取“入门证”能够严控医疗腐败,消除部分隐晦的看病成本,让药品还原本来的价值。

  陕西有啥举措?

  医药代表违规情节严重的 两年内不购入该企业药品

  华商报记者注意到,针对医药行业可能滋生腐败的问题,陕西省曾经面向社会,对《医药代表医疗机构内拜访工作人员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广泛征集意见。

  这份征求意见稿中规定,医药代表在医疗机构开展有关产品学术、商业推广活动,应先在医疗机构药品、医用器械、医用耗材等职能部门登记建档(内容应包含药品、医用器械、医用耗材等生产经营企业法定代表人签字或盖章的授权委托书原件、被授权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具体授权开展的业务和授权期限;加盖企业公章的廉洁承诺书等)并报医德医风部门统一管理。原则上医药代表每年至少登记一次,中途更换代表应及时申请变更,未经登记的医药代表不得在医疗机构开展有关产品学术、商业推广活动。

  医疗机构应建立接待管理制度,按照“三定两有”(定接待时间、定接待地点、定接待人员,有接待流程、有接待记录)原则,实行预约接待。

  医药代表须提前与医德医风部门或者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预约,医疗机构应对其身份进行复核。被接待的医药代表与事先预约人员信息不一致的,应由被接待人说明理由,并经医疗机构医德医风部门审核同意。对未提前预约或身份信息复核未通过的医药代表一律不予接待。

  医药代表不得违法开展业务活动,不得以任何名义、形式向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含其近亲属和其他特定关系人)给予回扣,不得委托技术人员、安装维修人员等统计本公司产品在医疗机构内使用量,不得向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索取产品销售相关信息。

  医药代表违反本规定有关要求的,将该企业申请列入陕西省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医疗机构视情节给予涉事企业有关产品限量采购、终止与其合作关系等处理措施,情节严重的,两年内不购入该企业的药品、医用设备和医用耗材。

  同时,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在本机构内违规私自接触医药代表的,纳入医务人员不良执业行为记录管理。存在违规违纪行为的,移送纪检监察部门处理;涉嫌违法的,移交司法部门处理。

  据了解,杜绝医药代表滋生腐败问题,陕西并不是第一家。

  早在今年4月,广西崇左市人民医院就发布了关于医药代表拜访医务人员的公告,其中对于接待时间、接待地点、接待管理等方面都作了规定。还有一些地区面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电子邮箱、信息平台等,要求行贿受贿一起查。

  反腐铁拳应砸向谁?

  最终的获益方 以及具有“话语权”的管理者

  事实上,全国范围内曾有过多轮医疗行业的反腐行动,但效果并不明显。曾有律师在采访中表示,对于过去的医药领域腐败案件,最终的处罚都是落在了个人身上,无法真正打击到最终的获益方,也就是医药企业以及医药代表。但这轮反腐的拳头,明确砸向医院背后的医药代表和公司。

  一位三甲医院医生告诉华商报记者,这次整治朝着根本解决问题的方向迈进了一步,不少查处都是从末端抓起,顺着已有的证据线索,一锅端。

  “在医院方面,大众的关注重点不能只放在一线医生,更应该放在医院的采购方药剂科,以及医院领导层,比如院长、书记,甚至是医院的主管单位。要分清楚给予药品‘入场券’的话语权到底在哪儿。”一位从事医药行业的人大代表说。

  对行业企业有啥影响?

  医药代表从业者 人数可能会“砍半”

  伴随着近日多个省份陆续启动医疗行业专项整治行动,可以预见,2023年下半年,医疗反腐重拳仍将继续。

  反腐深入,行业闻风而动,大批学术会议暂停,医药代表群解散,数据连夜回收销毁。

  业内人士告诉华商报记者,整治起来必然引起链式反应。以前相熟的一些医药代表现在已经转行,可能进入物流、农产品销售等行业了。而按照这轮反腐的力度来看,未来3-5年内,药代的总数可能会“砍半”,很多只靠拉关系的医药代表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剩下的这部分药代,会因为行业门槛变高,收入不降反增。

  “砍半”意味着原来的医药代表,有一半泡沫,有一半真材实料。“医药代表作为医药公司和医生之间的纽带,在推销药品、器械的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向医生推介新药、介绍药品用途与优势,这也是医药代表存在的初衷。”一位县级医院的主任医师说。

  随着行业反腐的推进,药品行业企业营销成本降低,人力成本减少,在一定程度上为研发和创新带来了空间。如果能以患者利益为本源,加强对患者直接进行科普、随访等延伸性优质服务,也会加速行业转型。

  从各项举措来看,反腐加大力度,对于医护人员正向谋取利益而言,会产生助力。尤其是有经济压力的医生,他们可能会专注于提升学术能力、发展个人网络IP等。

  上述从事医药行业的人大代表表示:“如果药械市场和医疗能够分开管理,或许是个好办法。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同时,可以适当考虑高薪养廉,同时细化惩治标准,例如,医生一旦出问题就会被开除。”

  一位县级医院的医生则表示,对医药代表工作和管理的规范化,可能无法完全杜绝其与医生私下见面,因为有些行为比较难界定。陕西出台的这些政策还可以考虑用内外监管的方式来扼杀滋生在暗处的腐败。

责任编辑:李欢颜

相关阅读